去年以来,曲江区紧密对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创新实施中心药房“五统一”管理模式,将乡镇卫生院药品目录从200多种扩充至1188种,有效破解乡镇用药难题,让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安心取药。这一改革成为曲江区落实“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你好,我这边是马坝卫生院,需要紧急调拨三支胰岛素,麻烦安排一下。”马坝镇分院药房医师发现患者所需药品短缺后,立即联系医共体中心药房。
令人惊喜的是,仅15分钟后,药品便已安排送出,患者还可选择自行至总院取药或药品寄送到家。这种便捷的调药机制,彻底改变了以往乡镇卫生院缺药、少药的困境。
“现在直接来这里就可以了,不用再跑大医院排队,真的方便很多!”前来复诊取药的陈女士欣喜地告诉记者。她患有慢性病,以往常需花一整天时间往返城区医院开药。如今在镇卫生院就能买到同等品质的药品,不仅省时省力,还减轻了经济负担。
这一转变得益于曲江区创新的医共体中心药房“五统一”管理模式。2024年初,该区出台《韶关市曲江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统一管理方案》,依托区人民医院作为总院,整合全区16家基层医疗机构资源。
通过统一目录、采购、配送、支付和质控,乡镇卫生院药品目录从200余种扩展至1188种。“通过集中大量采购,药品价格得以降低,真正让患者受益。”马坝镇分院副院长杨招娣表示。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心药房同步建立了“前置审方中心”,通过“智能审核+药师干预”双轨机制,对全区处方实施实时审核与专业把关。目前,医共体内门诊前置审方合格率提高到98.78%,极大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曲江区医共体总院院长余前华表示:“审方中心不仅规范了乡镇医生的诊疗用药行为,还通过监测负面清单开展针对性培训,持续提升基层合理用药水平。”
作为“七个一”工作的重要成果,中心药房的建成投用, 使曲江区得以进一步推动人才、技术、服务、管理“四个下沉”。2024年,全区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5.1%,区级医院下转患者数量同比增长32.04%。“小病不出村、用药有保障”的便民愿景正成为现实。
据曲江区卫生健康局局长伍绍文介绍,目前中心药房已实现区域全覆盖。依托更完善的信息系统,全区实现了医疗用药同质化,有效提升了基层诊疗水平。审方中心已监测193个科室与211个药房,下一步将逐步覆盖全部村卫生站。中心药房与审方中心的协同建设,使药品配送更便捷、使用更规范安全,全力打通农村医药保障“最后一公里”。
这一创新实践彰显了“百千万工程”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为全省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曲江经验。(转载韶关发布 叶铭珠 吴静)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