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韶关要闻

知识产权强市托起粤东西北“创新脊梁”
——第三届粤东西北知识产权创新运用大赛侧记

时间:2025-08-15 17:02:11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8月13日在韶启动的第三届粤东西北知识产权创新运用大赛(简称“粤创赛”),以赛蓄能、以转兴产,知识产权转化助力粤东西北高质量发展。来自省内外的各级领导、嘉宾及创新主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聚焦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重要时刻。

  作为广东省北部生态发展区核心城市,韶关以构建大数据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等“12+4”产业体系等定位优势,成为此次活动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更通过“政策+平台+服务+保护”等组合拳,让创新主体如鱼得水,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最优发展环境。

  “政策+签约+人才”齐发力 共绘创新蓝图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与会嘉宾相互交流和结识,畅谈对大赛的看法与期许。

  在启动仪式的重要活动发布环节中,2025年下半年粤东西北专利转化运用重点活动正式揭开面纱。据介绍,本次大赛从今年7月持续至12月,分报名征集、初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包括赛前培训、项目路演、现场答辩、评审打分、现场观摩对接等环节,参赛项目分发明专利组、商标组、地理标志组分别进行比赛,并在赛事各阶段所取得的成绩实现全流程深度融合,根据评价体系算法共同纳入最终成绩,多维度立体展示项目成果。

  韶关、湛江、揭阳三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本地吸引省内外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政策与服务举措,展现了粤东西北地区推动知识产权运用的差异化实践。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梅州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创新主体代表,分享了专利转化运用及产业化的宝贵经验。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两场重磅签约仪式:广东瑞石制药与广州一品红药业等6组单位完成专利转化对接签约,邮储银行韶关市分行城区支行与广东莱雅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6组单位达成知识产权金融对接合作,标志着知识产权与产业、金融的深度融合迈出实质性步伐。在人才支撑层面,22名专利转化运用技术经理人代表现场发出服务创新主体行动倡议,体现了广东在全国率先构建全链条技术经理人培养体系的成果——目前已培养350名专业人才,有效破解了转化领域的人才瓶颈。

  仪式的高潮环节,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韶关市等各级领导共同启动第三届粤东西北知识产权创新运用大赛。随着倒计时结束,启动光柱点亮,宣告大赛正式拉开帷幕。启动仪式后,现场还详细解读了大赛的参赛要求、评审标准及奖项设置等内容,以及精彩专题分享,为参赛主体和创新企业提供了专业指导。

  往届赛事催生千企竞逐 共话知识产权转化红利

  前两届“粤创赛”吸引了1600多家经营主体参赛,一大批高质量知识产权落户粤东西北,涌现出一批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赋能行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在第三届“粤创赛”启动之际,往届获奖企业与首次参赛的农业合作社代表纷纷畅谈赛事带来的机遇与收获,字里行间尽显对知识产权转化与产业发展的热切期盼。

  “在第二届‘粤创赛'中,我们凭借‘基于微生物原位调控的矿山生态修复解决方案'有幸摘得金奖。该核心专利,独创了国际领先的、一揽子解决矿山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生态修复问题的完整成熟技术方案,实现了知识产权的有效转化与应用。”广东江铜桃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舒玮坦言,“粤创赛”的平台价值远超赛事本身,不仅有严谨的评审机制、专业的评委视角,特别是对知识产权质量和运用前景的重视,让真正具有原创性、保护完善且转化潜力高的项目得以脱颖而出,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宝贵的资源对接机会,而且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掀起了粤东西北地区知识产权转化运营的热潮。

  首次带领团队参加“粤创赛”的乐昌市九峰镇绿峰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潘国平,多年来专注于黄金柰李的品种开发、种植与销售,此次参赛,意在借助赛事平台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与同行的交流,我希望能够汲取他们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学习先进技术,为合作社在农产品全产业链,包括种植和加工环节,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潘国平透露,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结识更多的朋友,共同探讨农产品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将以此次参赛为契机,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农产品。

  知识产权结硕果 韶关承办大赛彰显硬核实力

  近年来,韶关全力构建大数据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等“12+4”产业体系,有力发挥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发展“源头活水”与产业升级“战略支点”的重要作用。

  截至2025年6月,全市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优势企业8家,省级示范企业21家;发明专利有效量315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1.06件;累计获中国专利奖银奖1项、优秀奖10项,广东专利奖银奖3项、优秀奖2项,“粤创赛”金奖1项、银奖6项、优秀奖3项;专利产品备案106件,涉及企业46家,累计实现产品销售额131.48亿元;成功发行全国首支发行人非属地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韶关市-粤财-粤知保-国海证券知识产权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交所成功挂牌发行,成为广东知识产权金融创新领域的重要突破。

  随着我市品牌与特色资源价值的逐渐彰显,目前我市有效注册商标量超4万件,拥有地理标志产品16件、地理标志商标9件。与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共建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市。其中,新丰黄磜镇成功实践“百千万工程”+“地标特色镇”融合模式。

  通过“政策+平台+服务+保护”的组合拳,我市率先出台《韶关市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建成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等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平台、10个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8个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设立国家商标业务(韶关)受理窗口及高新区分窗口;11家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14家维权援助机构覆盖市县两级等,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全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集聚成势。

  近年来,韶关市以全省独有连片5000亩M3类工业用地作为核心载体,全力打造翁源创新原料药科技产业园。通过陆续引入东阳光医药、岭南制药、朗圣药业、一品红、金瑞祥等一大批龙头生物医药企业建成投产,引进兴合生物、微纯生物、瑞德林生物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建设,逐步打造成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目前,全市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产业链跟进重点项目共46个,总投资105.93亿元,涵盖生物材料、制药、医疗器械、中药材种植加工、卫生康养等领域。

  “本届大赛在前两届赛事成功举办的经验基础上重点突出三大特色:坚持向‘转'发力,在赛事组织和指标体系构建中强化专利转化、商标品牌运用和地理标志推广;秉持开放办赛理念,面向所有已在或意向在粤东西北转化的项目;注重以赛促建,从政策牵引、活动引领、人才培养等多维度发力,构建专利转化生态体系。”谈及选择韶关作为本届赛事举办地,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促进处副处长吴勇表示,韶关知识产权基础扎实,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居粤东西北首位,并在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表现突出,而且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生物医药、数据产业、制造业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转载韶关日报  钟政宽 黄艺荣 杨志鹏)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