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韶关要闻

走进“江湾墟”:涅槃后绽放 笑脸迎新春

时间:2025-01-26 10:41:51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春节将至,近日一大早,武江区江湾镇中心的“江湾墟”热闹开墟。迎着冬日暖阳,来“趁墟”的人们热情高涨,现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俗话说:“北有赶集,南有趁墟”。在岭南“墟”又称“圩”。每逢农历月尾数一、六日即是江湾镇墟日。“江湾的番薯干很美味!墟市上货品物美价廉,正好来备点年货,也来看看重建后的‘十里江湾’。”市民李女士一边选购商品,一边感叹着江湾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当天的“江湾墟”可谓江湾镇灾后重建以来最热闹的墟市,各类摊档整齐有序,沿着江湾主街依次排开,新鲜瓜果蔬菜、糖果饼干、马蹄粉葛等特产……各种商品琳琅满目;“韶关市2025‘百千万笑脸迎新春’暨‘绽放吧·江湾’主题活动”也在墟日当天同步开展。

榕树下,见证奋进力量

  “阿婆,我们给您和家人送些年货,拜个早年!”韶关民声网爱心协会会长百合与爱心企业负责人为江湾镇一位长者送上米、油、面等爱心物资。据百合介绍,江湾镇受灾以来,众多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纷纷伸出援手,投入到灾后重建当中,“灾后重建的各个阶段,需要人力或物资之时,爱心企业都积极参与,一呼百应。”当天,武江区文明实践中心联合东莞凤岗驻江湾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广东社工双百江湾站、韶关民声网爱心协会等单位组织爱心企业走访江湾镇脱贫户、老年人、困难群体等开展慰问和赠送爱心物资;市、区书法家协会组织人员在镇政府支起摊位为村民们现场挥毫,送“福”送春联;墟市上有农特产品展销,还有医疗机构免费为江湾群众提供灾后创伤疤痕修复服务。  

  江湾镇中心一株400多年树龄的巨大的古榕树下,是江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所在地。昔日其对面一片美丽的荷塘,赏花时节人们在树下吃着豆花、品着糍粑、唱着山歌好不惬意。去年4月20日,突如其来的洪灾让江湾镇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水位上涨时,古榕树却未受影响,它见证了江湾的过往,也见证着江湾灾后重建的每时每刻。  

  新年的脚步近了,江湾沿河景观逐步恢复,人们为大榕树穿上“彩灯衣”,挂上红灯笼,系上红丝带。诗人在大榕树下朗诵《奋进的江湾》诗篇,孩子们在志愿者带领下聆听绘本故事、体验非遗手工的魅力,年味渐浓。

便民桥,铺就幸福之路

  “今天来泡温泉顺便‘趁墟’,看到这座桥很漂亮就停下来拍照。我觉得这座桥设计很契合江湾当地的整体氛围,周边的房子通体是白色,和桥的颜色相得益彰。”游客张阿姨对眼前这座人行景观桥赞不绝口。  

  去年“4·20”洪灾冲垮了江湾镇区既有的桥梁,交通中断,给当地人的通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我们充分考虑镇区通往湖洋村委、胡屋村委的通行需求,将桥梁设计成单跨、跨径40米的拱桥,能够有效满足两岸行人的通行需求。”江湾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新建的人行景观桥不仅外观美观大方,而且结构坚固耐用,桥基两侧还精心修建了河岸挡墙,犹如两道坚实的屏障,守护着这座桥梁,进一步增强了其防洪能力。  

  江湾镇谋划的灾后重建项目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重建、河道清淤和边坡治理等,总投资达到1.77亿元。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项目建设整体进度已经接近60%,为了让乡亲们都过个好年,供水工程、河道清淤和道路建设等关键项目都争取在春节前完工。  

  “作为本地人,我们亲身感受到洪灾后,江湾的大环境正在不断修复中,我们的家乡也不断变得美丽。只要政府继续把江湾的基础设施都打造好了,本地人开民宿、经营文化旅游的生意就会越来越好,相信江湾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在镇上经营民宿的胡可美信心满满。  

  夜幕降临,人们在大榕树下欣赏绚烂绽放的烟花,互道祝福期盼新春的到来,带着新的希望细细绘就美丽江湾新画卷。(转载韶关日报 唐音)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