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韶关要闻

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市反馈督察情况

时间:2025-01-10 10:49:07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方案》,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韶关市开展了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督察组于2025年1月9日向韶关市委、市政府进行反馈。督察组组长张焜通报督察报告,市委书记陈少荣作表态发言,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志清主持会议。督察组有关人员,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督察认为,韶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韶关调研时的指示要求,始终把守好绿水青山、打造绿色发展样板作为韶关工作的基础,坚决扛起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政治责任,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良好成效。韶关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市基本形成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老工业基地改造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韶关召开;着力打通“两山”转化新通道,打造丹霞、南华、珠玑等旅游精品线路和康养胜地“引客入韶”;创新打造绿色金融“韶关样本”,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城市;全力推进绿美韶关生态建设,打造11个绿美广东示范点、千余片主题林。把县镇村绿化与绿美生态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度结合、一体推进,开展“我为绿美韶关添新绿”系列活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以来,全市1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9个县级以上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作为子项目入选世界十大“生态恢复十年旗舰项目”。韶关市成为粤北片区唯一一个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地级市。  

  督察指出,对标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韶关市部分工作还存在短板弱项。一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还存在差距。二是水环境治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三是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不够扎实。四是一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督察要求,韶关市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加强韶关市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韶关生态建设,一体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加快小水电分类整改,聚焦国考断面达标攻坚,加快补齐水环境治理短板。持续提高工业园区和企业环境精细化管控水平。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强化矿产资源开采监管和保护修复,加大自然保护地、林地保护。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对反馈的问题,要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以实的举措抓好相关反馈问题的整改。  

  陈少荣表示,对于省督察组反馈的意见,我们诚恳接受、主动认领、立行立改,坚决抓好整改落实。下来,韶关市将按照督察组的反馈意见,建立清单台账,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用最快速度抓好整改。对能够马上解决的,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需要分阶段实施的,做好任务分解,拿出过硬举措强力攻坚,确保督察反馈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针对督察反馈的重点领域和共性问题,韶关将深挖根源、举一反三,坚持“边整改问题、边完善制度”和“成熟一个、出台一个”的原则,把完善制度、健全机制贯穿于整改工作推进全过程,切实把风险查在前、把漏洞补在前、把工作做在前,不断巩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成效。(转载韶关日报 黄俊)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