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博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韶关要闻

谋篇绘蓝图 发展正提速
——我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

时间:2023-01-28 09:45:57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落户韶关;2019年列入第二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成为全国20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在2020、2021年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2022年获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2020、2021年度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评估获得优秀等次;2011-2022年共获得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43亿元;2020-2022年共获得国家重点地区转型发展专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方向)资金11170万元,其中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项目获得7030万元,仁化凡口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项目获得4140万元……  

  这一项项可喜的成果、一串串亮眼的数字,印证着韶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足迹。近期召开的韶关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攻坚产业发展,努力走好我市由老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的转型跨越之路。  

  作为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全省唯一一个集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为一体的地级市,近年来,韶关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重构产业竞争新优势,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新年伊始,位于始兴县马市工业园的凯荣德(韶关)玻璃纤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自动化生产线上,数十台织布机同时作业,薄如蝉衣电子布跃然而生,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而在仁化县董塘镇的丹霞冶炼厂,投资18亿元的炼锌渣绿色化升级改造项目进行生产调试。“项目建成之后,丹霞冶炼厂的年产值将由原来的35亿元增加到60亿元,如同再造一个丹冶。”中金岭南丹霞冶炼厂党委书记、厂长吴涛如是说。  

  韶关制造业产业体系门类齐全、基础较好,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韶关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继续探索老工业城市产城融合新路径,韶钢等试点园区项目审批难题得到有效解决,累计盘活土地5954亩,改革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37个项目竣工投产。目前,华南装备园三期扩园有序推进,已建成标准厂房面积62.01万平方米。同时,继续以中南股份公司为龙头,建设绿色钢铁产业链;充分利用地域铅锌铜、稀土和钨等有色金属矿山资源集聚以及铝加工材优势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延伸深加工链条;推进精细化工产业向“专精特新”发展,积极开发多品类、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品。

  与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我市借力“双区”资源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在大数据产业方面,我市把握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落户韶关的重大机遇,成功举办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出台加快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招商引资若干政策措施,吸引三大运营商、华为、腾讯、快手等骨干企业来韶考察对接项目,意向投资超千亿元。已引进签约12家数据中心企业,总投资395亿元,是我市历史上单个产业最大投资。同时,组建韶关数投公司,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打造韶关数字经济产业;与鹏城实验室开展合作,成立大数据产业研究院,加快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要素加快集聚、融合、创新、落地。  

  新能源产业方面,我市以入选全省首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市为契机,积极谋划建设碳中和装备产业园,发展低碳新能源全产业链,推动风机塔筒厂和光伏支架制造基地等3个项目落地,总投资约18.5亿元;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全面合作,韶关碳市场服务中心成功揭牌;设立韶关市碳中和产业基金,到账基金2.2亿元,首个拟投项目韶关数字化绿色低碳微循环示范项目已签订落地协议并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系统谋划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三峡新能源、明阳智慧等企业合作规划项目总投资近600亿元,推动全域风能、光电资源开发,异质结(HJT)光伏电池、广东国粤韶关综合利用发电扩建等一批项目已启动建设,已布局石漠化地区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电站开发。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加快建设韶关高新区甘棠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和翁源创新原料药科技产业园,引进炬光科技等一批企业,广东萱嘉医品等项目已竣工投产,朗圣药业、岭南制药二期等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广汽在新丰投资50多亿元建设新能源测试和研究院,支持韶关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同时,积极抢抓省政府布局建设汽车供应链体系的机遇,谋划打造汽车零配件产业基地。  

  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作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奋楫笃行,韶关跑出了“加速度”。

  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有新成效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韶关高新区的韶华科技一期项目新型显示器件生产车间内,只见身穿白色防尘服的工作人员正忙着记录生产数据。该项目投资30亿元,一期项目已于2022年8月完成试投产,全年预计产值可达6500万元,2023年争取达到2.5亿元。而在不远处,总投资额超10亿元的韶关模具创新创业产业园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该产业园目前已成功引进东莞益豪精密五金有限公司等4家东莞模具产业上下游企业入驻。  

  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发挥市级产业链工作队和驻外招商队等作用,对接大湾区“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抓好项目落地跟踪服务。2022年1—11月,全市新签约项目276个、合同投资额1098.01亿元,新竣工投产项目95个、新开工建设项目239个。  

  作为招商引资重要要素的人才,是汇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资源。我市大力开展招才引智,紧跟全省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制定实施新时代“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积极引进大湾区人才资源、创新资源和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与此同时,近两年有数百名科技产业专家来韶对接合作,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合作建设11家高水平科研机构,成功认定8家省新型研发机构,引进6个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南岭团队”,并形成“揭榜挂帅、常年受理、专业评价、实体落地”的良好格局。  

  目前,我市获批各类科技立项5项,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9个,孵化企业8家;引进高端产业科技人才(项目团队核心成员)30人,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完成率排全省首位;组建碳中和丹霞智库,组织各类峰会论坛等活动13场,累计访韶院士22人次、各类技术专家70余人次,为韶关碳中和产业提供重要支撑。

  绿色低碳发展持续见效

  市区空气质量指数优良达标率91.9%;1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个县级以上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累计建成万里碧道291公里;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近年来,我市整改推动老工业城市生态发展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发展持续见效,被列为广东省“督察整改看成效”5个正面典型案例之一。  

  我市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全域,顺利完成三部委确定的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19项绩效目标,完成投资93.28亿元,同时大力推进矿山石场治理复绿工作,完成矿山石场治理复绿面积544.05亩。  

  此外,我市发挥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平台作用,积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微藻固碳、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环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用科技手段解决环境保护问题。通过推广“新一代燃烧技术——多孔介质燃烧器”,革命性地降低碳排放,该技术成果在韶冶应用后,每年减碳1万吨、节气2000万元、减少锌渣成本1000万元。通过开展秸秆等生物质绿色低碳高值化利用项目,解决废物处置难、焚烧造成空气污染问题,实现变废为宝。在2021年能耗强度下降5.4%、“十三五”以来首次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能耗“双控”目标任务的基础上,2022年我市能耗强度继续下降,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2022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北部发展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广东省政府还专门出台《关于支持韶关建设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若干意见》,支持韶关建设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这为我市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抢抓省产业有序转移等重大政策机遇,重点抓好我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承接“1+6”平台建设,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着力扩大内外需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全力建设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奋力推动韶关高质量发展。(转载韶关日报 侯海霞)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