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有关方面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近日联合发布《通知》,对“十三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经验进行通报表扬,其中韶关市有三项在列。
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于10月19日公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广“十三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对“十三五”时期全国各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示范园区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并予以通报表扬。其中,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经验受到表扬的有3项,分别是“广东省韶关市充分发挥省内对口帮扶机制,积极推进‘广韶同城’和‘深韶对接’,推动产业合作共建,实施莞韶共建产业园”“广东省韶关市坚持差异化发展定位,积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花瓶子’”“广东省韶关市高标准建设韶钢智慧中心,实现5公里以上跨工序、跨区域、远距离、大规模集控,打造世界首个贯通铁钢轧全流程的一体化中心”。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省内对口帮扶机制。自2013年莞韶对口帮扶机制启动以来,东莞32个镇街与韶关10个县(市、区)开展多对一产业共建,高标准构筑了以华南装备园、莞韶城等2个主阵地、10个县域共建园区、13个共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框架的“2+10+N”莞韶共建产业园模式。第三轮对口帮扶开展以来,引进鸿谷科创城等亿元以上项目224个、总投资达1488亿元;新开工项目292个、完成投资112.5亿元。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花瓶子”。我市重点打造“6+6”特色农业产业,全市38家农企被认定为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实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县域全覆盖。
高标准建设韶钢智慧中心。我市大力推动钢铁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赋能,建成韶钢智慧中心大楼和世界首个贯通铁钢轧全流程的一体化中心,实现5公里以上跨工序、跨区域、远距离、大规模集控。(转载韶关日报 薛柏华 钟小明 张家健)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