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片
光明陈氏宗祠
光明陈氏宗祠介绍牌匾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牌匾
光明陈氏宗祠——中共翁源县委成立旧址位于韶关市翁源县周陂镇光明村雁鹰石。
陈氏宗祠是翁源县委旧址。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原设在三华的翁源县立中学搬迁至此。1938年7、8月间,中共广东省委趁机通过内线,派遣地下党员廖琼(又名廖翠珍)到该校任教,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10月,直属省委领导的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119分队邓楚白等人到达翁源,以陈氏宗祠作为活动基地,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和党的建设工作。11月,中国共产党翁源县特别支部在校内成立。1939年2 月在此成立中共翁源县工作委员会,8月成立中共翁源县委;何俊才、林名勋、涂锡鹏等人在此加入中国共产党。陈氏宗祠既是三华中学临时校址,又是县委机关驻地和省抗日先锋队队部的驻地。
陈氏宗祠属龙田城陈姓人氏总祠,为纪念明代抗倭名将陈璘而建。总祠始建于明朝末年,后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民国二十年(1931年)由翁源首任民选县长陈定策、团总陈步谦等人发动宗亲集资复建,2009年8月再次修葺。五间三进,总面阔19.6米,总进深29.6米。属中西合璧式建筑。悬山顶,面铺小板瓦,门楼砂灰、砖石砌结,一至三进房屋土坯砖砌结墙体。该祠正立面为牌坊造型,中间设一挂钟,钟上雕有展翅雄鹰,两边塑有麒麟狮象,虎豹龙凤,并有山水人物图,通高8.6米。朱红大门两边镶有一副石柱对联,门后设木制屏风。屏风后的两堂中间置天井,左右为山墙。厢房上面有阁楼。二进的中央置放陈璘塑像。三进安放神龛和祖牌。
陈氏宗祠历经几次修缮,基本保持原貌。1985年1月,陈氏宗祠被翁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翁源县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0月,陈氏宗祠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8月,陈氏宗祠被中共翁源县委员会、翁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翁源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4月,陈氏宗祠被中共韶关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韶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