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元旦春节即将到来。为做好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职能作用,进一步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消除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安全隐患,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全市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全欢乐祥和的节日。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2月中旬,市市场监管局将采取“七强一合一宣一护”举措,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
一、“七强”监管保安全。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严”字当头,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问题,通过在食品生产、经营、消费等领域广泛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深挖行业“潜规则”,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
(一)加强生产加工环节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市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检查是否使用非食用物质或回收食品进行生产加工;是否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是否建立落实原辅料进货查验、产品出厂检验、销售台账记录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米面制品、淀粉、酒类及其制品食品生产企业的排查整治。对使用生猪原料肉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进行排查整治,严禁采购、加工、经营来源不明、未经检验检疫和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生猪产品,不得使用来自疫区的生猪产品。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整改,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二)强化食品小作坊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对取得登记证的食品小作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酒类、花生油、大米等高风险小作坊开展隐患排查,运用快速检测设备对食品小作坊进行现场检验,督促食品小作坊加强产品检验。严厉打击无证食品小作坊和黑窝点,严防无证食品小作坊生产的食品流入市场。组织开展对小作坊食品企业的安全警示教育和主体承诺。
(三)加强食品经营环节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市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检查食品经营者是否应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主体资质,经营者进货查验、贮存运输、散装食品标签标识是否有不规范行为,重点对经营“土榨花生油”、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经营单位和应节食品进行排查整治,严查违法使用、销售食品添加剂使用不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的行为。检查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原料台账记录,督促其落实索证索票制度;严查使用未标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过期、腐败变质的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的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加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冷库经营的生猪产品动物检疫合格证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非洲猪瘟病毒检验合格报告等“两证一报告”的检查,不得销售或采购无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合格报告及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生猪产品。所有使用猪肉原料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应落实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餐厨废弃物记录台账制度,严禁将餐厨废物交由养殖户收运处置,督促餐饮单位与相关部门签订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协议。
(四)加强食品经营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紧贴节日特点和当地实际,重点围绕食用农产品、年货市场,承接婚庆、“年夜饭”家宴的餐饮单位,单位食堂、网络订餐平台、酒类、保健食品等环节,加强餐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大型企业食堂、养老机构食堂以及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景区监管,集中力量深挖区域性、行业性的风险隐患。抓好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及时跟进加强指导,督促相关重大活动主办方和餐饮服务提供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提供活动餐饮服务,保障参加人员饮食安全。
(五)加强对特殊食品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以商场超市、保健食品专卖店、会议营销店、母婴用品店等为重点检查对象,以特殊食品经营聚集区、医院周边、城乡接合部等为重点区域,重点检查特殊食品标签、说明书非法声称;标签、说明书与注册或备案的内容不一致;违法广告和虚假宣传;违规直销和非法传销;非法添加西药及其他非食用物质;销售过期产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
(六)强化误食野生植物防控宣传。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履行进货查验义务,对野生植物、蘑菇等含有毒物质和不认识的野生动植物做到“不采摘、不购进、不加工、不经营”,确保加工的食品中不含有毒植物、蘑菇等有毒动植物,严防违规经营含有毒物质动植物而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广泛组织开展进村入户预防误食野生植物中毒的宣传,重点宣传不随意采摘、食用野生植物;在各野生植物繁殖区域设置警示牌或宣传标语;重点针对销售五指毛桃、蘑菇等野生植物的食品销售场所(含农贸市场)或个体经营者、使用五指毛桃等食材为原料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展监督检查,防止来源渠道不明。
(七)加强食品抽检和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食品抽检并及时公布抽检信息。落实国家和广东省部署开展的落实食品药品“四个最严”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
二、“一合”联动成合力。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协调联动机制。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的通知》,成立了联合行动工作组和6个项目组。全市各县(市、区)相应制定了工作方案、建立了组织协调机制,形成了自市级到县级全面展开、一体推进、有效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市级联合行动工作组督促各地各部门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制度,落实“销号”制度,建立重点任务整治台账,编印工作进展工作简报,做到“任务清、措施明、材料齐”,制定印发了联合行动督导检查方案,组织开展各县(市、区)的督导检查,推动工作落实。
三、“一宣”广泛造氛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利用新闻媒体、“一把手谈食安”、 志愿者服务队、各类网络等多种形式和方式,围绕突出整治成效和市场监管执法队伍风貌的主题进行宣传。强化宣传意识,做到信息及时、准确、有序发布,创造良好的科学监管、安全饮食舆论环境,打好舆情主动仗。主动邀请媒体大力宣传专项整治的措施和成效。
四、“一护”维权保权益。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热线的作用,鼓励广大消费者利用申诉举报平台,对发现的商家虚假宣传、销售不合格商品等违法行为及时举报,引导广大消费者理性、合理、科学消费,树立安全防范、主动维权意识。市市场监管局在元旦春节期间严格执行节日值班制度,领导轮流带班,及时解答和受理假期期间消费者有关诉求,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