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丰县把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打造健康新丰的重中之重,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为落脚点,抓落实,提质量,重培训,扎实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工作的统筹指导。成立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管理配备专(兼)职人员,建立家庭医生团队33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制定镇村二级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责任分解表,明细了镇、村所承担的任务。构建成“村为主、镇联动、县支撑”三级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每月到包片村村卫生站指导、监督、协助乡村医生开展公卫工作,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主力军作用,增强乡村医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
二、强化项目管理。开展居民健康档案排查活动,建立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病例信息报告制度、老年人和慢性病工作指标完成情况通报制度、孕育早期跟踪制度以及妇幼健康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并实行医防融合的服务模式,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紧联一起,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使更多的居民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受益。
三、强化服务创新。建立《广东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县与镇公共卫生服务信息互联互通,以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建立完善广东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平台,购置健康一体机86台,部分健康一体机能与省基公系统对接,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公卫工作,实现镇村两级医疗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居民提供更高水准更便捷的诊疗服务。
四、强化学习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培育、实行县级定期培训等形式,加强培训学习。开展广东省家庭医生师资团队“滚雪球”式二、三级同质同步培训班,共六期288学时,累计培训二级学员35人、三级学员265人;采取“镇(街)巡回培训和县级集中培训”的方式开展乡村医生培训班,三期共培训687人次。选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骨干到东莞东城医院、东莞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跟岗学习1个月,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工作者服务能力水平。
五、强化经费保障。按“先预拨,后结算”方式管理使用中央、省、市、县配套资金,将工作开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工作顺利开展。2018年县财政投入了249.018万元用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达到省要求;为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县财政还安排1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培训等工作经费。加强资金规范管理,各项目实施单位严格遵循“先预算-局审批-再执行”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六、强化督导考核。为提升工作落实质量,提高服务效益,县卫生健康局牵头,抽调业务素质强的业务骨干组成督导检查组开展督导考核工作,实行季度督导,半年、年终考核机制,加强工作检查考核,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真实率、规范率、群众满意率大幅度提高,对于在此项工作中不力的单位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新丰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