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了全市2018年春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排查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就全市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排查月”工作进行专题部署。
会议指出,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除隐患、保安全、守底线”的要求,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确保了党的十九大期间等重点防控时期和全年食品药品安全,保持了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的持续稳定。
会议要求,从1月8日至2月14日止,全市食药监系统要开展为期38天的“春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排查月”专题行动。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明确时间节点和整治内容,做到网格化检查与重点整治周相结合。从本周开始一直持续到年前放假,分别组织开展酒类、家禽生鲜上市、食盐质量、药品类、食品类等五大类专项整治。第一周为动员部署和摸底排查;第二周为开展酒类专项整治;第三周为开展生鲜上市专项整治,未实施生鲜上市工作的县(市、区)确定为食盐质量专项整治周,浈江、武江两区该周同步实施食盐质量专项整治;第四周开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药品类专项整治;第五周开展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食品餐饮等食品类专项整治。全市系统要按照每周的整治重点,落实工作责任,既要突出检查主题也要突出对食品药品监管职能范围内所有“四品一械”的全面检查,实现统分结合、全面检查、重点突出。二是明确市、县联动,强化协同作战,做到市与县两级分头行动与统一联动相结合。坚持网格化全面检查推进与“一周一整治”相结合,明确每周三为市、县统一现场执法行动日,邀请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带队检查,邀请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还要结合实际,密切同公安、农业、卫计等部门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市、县(市、区)局领导要亲自带队检查,各业务科室部门人员本月内要集中精力全面投入执法一线,全面开展风险排查工作。三是建立通报和风险台账管理两项制度,做到整治与排查同步相结合。全市系统重点围绕农村食品安全、年货市场、承接婚庆、“年夜饭”家宴的餐饮单位、单位食堂聚餐、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酒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购进并销售假劣中药饮片、保健食品非法营销等,对“风险排查月”工作方案明确了“四品一械”共计65个风险隐患排查点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市局定时收集汇总排查情况并通报全市风险排查情况。对在“风险排查月”阶段不能彻底整治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定时组织回头看,做到风险管控心中有数、有张有弛。要按照监督检查痕迹化管理,做到现场有笔录、执法人员和监管相对人有签字、发现问题有处理意见、处理事项有结果、案件移交有清单等“五有”,确保监管全程留痕。持续保持打击高压态势,严查重处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打击有重点、重点打击有威力。(市食药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