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民生关注 > 社会保障

增进民生福祉 擘画美好蓝图
——韶关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时间:2024-08-02 10:56:34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在粤北山区韶关,如何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紧扣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全市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韶关各地各部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来自人社、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的党员干部表示,将突出增进民生福祉抓改革,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聚焦民生愿景抓改革

  “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我们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夯实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中共韶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学教研部主任余超文表示。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余超文认为,韶关可以制定出符合实际、体现特色的实施方案,让低收入群体收入有效增加,重点群体就业率稳步增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进一步增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让改革开放新蓝图落地落实。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直面诸多挑战,市人社局负责同志表示,全市人社系统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全面落实“稳就业16条”等促发展惠民生政策举措,在稳岗拓岗、重点群体、技能培训、创业支持、就业服务、劳动力流动等方面持续加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同时,将大力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落实省“治欠20条”,实施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推广应用“韶码护薪”欠薪线索反映平台,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全方位保障各类劳动者合法权益。  

  接下来,全市人社系统还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抓好社保制度改革、待遇调整、扩面提质、经办服务、基金安全保障等工作,进一步织密扎牢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韶关新时代“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人才入县下乡服务“百千万工程”等政策措施,加强专技人才和技能人才两支队伍建设,推动人才入县下乡,助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医疗资源,同样关乎民生,情系人民群众。前海人寿韶关医院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该医院作为韶关市高水平医院集群的重点项目之一,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视为首要职责,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接下来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号召,探索“保险+医疗+养老”服务新模式,致力于打造集医、教、研、养于一体的大型医养综合体。同时,致力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差异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全力促发展惠民生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连接千家万户,事关千秋万代。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在全市教育系统引发热议。  

  “我们要做好新一轮改革顶层设计,结合教育强市建设和‘十五五’教育规划,做好改革谋划,树立改革思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市教育局负责同志表示。  

  接下来,市教育系统将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思政课程改革,系统推进“五育”融合发展;夯实基础教育基点,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积极探索特色课程;推动职业教育提质扩容,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韶关学院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李锦同样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立足职称评审、科技项目评审等领域的最新导向,积极参与并推动科技、教育、人才体制的综合改革。”他说。  

  李锦表示,接下来,自身将立足岗位实际,助力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搭建更多平台,让师生走出校园,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同时,积极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实践,为推动学校办学质量迈向更高台阶,实现教育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转载韶关日报 吴梦雁 黄俊 曾卓 刘楚瑶)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