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学期,我市多所新建与改扩建学校集中亮相,8所学校全新启用,为全市增添9810余个公办优质学位,包括2所幼儿园、4所小学、1所初中和1所高中。这一举措,让优质教育资源如繁花般在韶关大地扩散,教育扩容提质的步伐愈发坚定有力。
此次,我市有8所学校(校区)同步开启新征程,它们分别是浈江区执信金湾小学、执信幼儿园(犁市园),武江区育才小学,南雄市实验小学,始兴县明德中学,翁源中学(新城校区)、周陂镇第二幼儿园,以及乳源实验小学。
9月1日,武江区育才小学校园内洋溢着欢声笑语。1800多名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分批有序走进校园,通过趣味打卡、“闯关探秘”等方式熟悉新环境。学校建筑以典雅白为主色调,巧妙地融入了明快的黄色与清新的蓝色作为点缀。3栋教学楼整齐大气,教室宽敞明亮,运动场绿草如茵,综合科技楼设施先进,处处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
走进浈江区执信金湾小学,一(1)班杨子涵期待在崭新的校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根据两个小区入驻的情况,我们今年招收了一、二年级共计5个教学班,招生规模达200名学生。”执信金湾小学校长黄飞来介绍道。
中学方面,投资5.3亿元建设的翁源中学(新城校区)已落成,白墙绿树相映成趣。“该校办学规模设立80个教学班、4000个学位,将极大缓解就学压力,满足群众‘就近上好学’的需求。”该校副校长廖岗沐和记者分享道。同时,始兴县明德中学作为改扩建的一所初级中学,该校设立36个班级、1800个学位,将进一步丰富区域初中优质学位供给。
值得关注的还有,今年秋季,我市已启动“长幼随学”政策。“教育改革要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重塑教育生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表示,“长幼随学”政策允许同一学段的多孩申请同校就读,看似是对入学规则的微调,实则是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变——从“规则优先”转向“需求优先”,从“资源分配”转向“服务供给”。(转载韶关日报 刘璐)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