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我市召开韶关学院托管韶关市第一中学交接大会,标志着韶关市第一中学划转韶关学院作附属中学迈出关键一步,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双百行动”工作安排,充分发挥韶关学院作为师范特色高校的独特优势,推动韶关市第一中学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与韶关学院密切磋商,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决定将韶关市第一中学划转给韶关学院作附属中学,并按照“先托管,后划转”思路签订托管办学协议,开启合作共赢新篇章。
韶关市第一中学划转韶关学院作附属中学意义重大,是我市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关键之举,是推动韶关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扩容提质的创新实践,更是回应群众“上好学”迫切期盼的民生工程。韶关学院接管市一中,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首要标准,具有诸多优势,韶关学院将持续挖掘、发挥、扩大优势,传承完善,克服不足,以市内顶尖和全省高水平中学为标杆,实现市一中全面振兴。
会议指出,教育是民生之基,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位置。推动韶关学院托管市一中,一是战略选择,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韶关需破解基础教育难题,托管办学可实现高校与中学“互补联合”;二是民生答卷,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转变,托管后市一中将依托韶关学院优势提升;三是长远布局,托管办学可培养本土化、高素质后备人才,形成“大中小学一体化”人才培养链条,为韶关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会议要求,托管要实现“1+1>2”效应,以“五个一体化”推动工作落地,涵盖管理机制、师资培养、课程资源、评价体系、校园文化等方面。会议指出,办好托管办学改革需各方合力,要压实责任、凝聚合力,稳中求进、确保平稳过渡,托管期间学校性质等不变,韶关学院有权合理调配教师;要示范引领、打造品牌标杆,及时总结经验,扩大托管帮扶范围,推动全市基础教育全域优质均衡发展。
副市长罗海俊、韶关学院党委书记孔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韶关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善添、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转载韶关日报 刘璐)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