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始兴县坚持以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县域教育事业得到高质量发展。据悉,该县现有中小学校26所,幼儿园53所,在校学生30730人,在园幼儿9557人,全县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8.2%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初中毛入学率102.8%,在2021年广东省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考核中获优秀等次,评价考核总分91.62,在北部生态发展区37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二,全市排名第一。
坚持深化改革,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出台了《始兴县关于落实“双减”工作的实施方案》,抓好校外培训市场规范化、中小学校学生作业减负、校内课后服务等“双减”工作,推动教育减负提质增效。目前,共清退7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实现平稳“清零”;4间必须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学校均已开展校内课后服务,覆盖率100%。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出台了《始兴县推进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实施意见》,统筹抓好集团化办学、课堂教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等工作。持续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成立了教育督导委员会,严格落实督学责任区制度,不断壮大督学队伍。全县共有省、市、县级督学78人,中小学校、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率达100%。
坚持优先保障,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强化教育资金保障,严格落实“两个只增不减”政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逐年提高。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学前教育“5080”攻坚行动,建成日新、风度等6所公办幼儿园及丹凤小学等一批城乡中小学校新(扩)建项目,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1000多个,完成始兴中学教学综合楼改扩建、教师发展中心等教学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面建成太平、顿岗、司前、隘子等乡镇农村寄宿制学校。全面打造信息化课堂,持续推动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县及互联网环境下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重点创建项目建设。目前,该县接入互联网带宽不少于100M的中小学校占比达到100%,拥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占比达到100%。
坚持人才兴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强化临聘教师管理,教师队伍配备、管理更加科学。目前,该县共有20间义务教育学校配备了高级职称教师,占全县义务教育学校86.96%,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率达100%。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落实医疗、养老等各项补贴政策,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并出台了《始兴县中小学校(园)学年度工作考核奖励方案》,每年出资1800万元用于绩效奖励,切实保障教师生活质量。据统计,该县专任教师年均工资收入11.7万元,同期公务员年均工资收入10万元,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当地公务员。
坚持立德树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党政领导干部为师生讲思政课的常态化管理机制,持续开展校园阳光一小时体育锻炼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019年以来,该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连续三年达到97%以上。大力开展“送教下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加快推进“始兴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建设,全面构建教研训一体化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打造“高效课堂”,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
坚持规范办学,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持续优化教育规划布局,实施《始兴县中小学校幼儿园新一轮布局规划(2020-2025年)》,县域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完善。截至目前,该县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1620个,小学学位2520个,中学学位2100个。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建立健全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机制,全面完成城镇住宅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目前,该县规范化幼儿园共46所,占比90.2%,公办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占比100%,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2所,占比100%。全面打造“大成教育”“风度教育”等特色校园文化,推行“选课走班”教学模式,该县始兴中学和风度中学连续多年荣获“韶关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单位”称号。加强特殊群体教育保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残疾人专家委员会,完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完成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并投入使用。据统计,该县23所中小学校均已建成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并正常使用,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始兴县政府办公室 刘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