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民生关注 > 教育服务

我市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热切关注全国两会热点
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3-07 10:07:04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2022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受到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瞩目。我市专家学者和机关干部热切关注全国两会,特别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并结合本职工作,畅谈了如何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思路举措,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力争在省内率先创建“双碳”先行示范区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由重大战略决策向科学系统部署迈出了关键步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了答案,“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以下简称“碳研院”)执行院长李冰表示,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要求,已经从去年的“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演变为今年的“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

  “韶关实现碳中和目标,转变发展路径是根本,降碳是关键,碳汇与负碳是补充。”李冰介绍,该院依托韶关市自然资源优势与工业基础,发挥中科院所属能源所、深圳先进院、创新组织机制、新能源技术成果及工业化领域应用等方面优势,通过整合各方现有碳中和技术领域优势科研力量,积极引进人才,形成一支在可再生能源生产、能源高效存储与转化、二氧化碳捕获与转化等碳中和关键领域的一流工程与产业化队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路径、技术支撑与政策建议。碳研院将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建立咨询智库,围绕韶关碳减排双控目标和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和产业技术孵化机制,助推韶关成为广东碳中和重要的技术示范和产业应用基地,力争在广东省率先创建“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

  发展职业教育助力我市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是全国两会热度较高的话题。‘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我市正朝着这一方向,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助力我市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市教育局职成科科长李国全如是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中职学校布局结构优化,在“扩容提质强服务”上下功夫,加大对职业教育学校升级改造投入,4所中职学校列入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行列,全面推进“企业办班”“企业冠名班”“教学工厂”“生产实训一体化车间”“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新增校企一体化培养班20个,新增校企合作企业53家,校企合作企业已达到592家,其中在韶企业占75%;毕业生就业率达99%,实习就业留韶率达57%。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筹备韶关市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拟定《关于推动韶关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我们将主动对接韶关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结合当地企业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增强为当地企业服务的能力。”李国全对于如何缓解我市企业用工需求提到了一组数据:2022年全市中职和技工院校计划新增专业15个以上,淘汰专业5个,调整专业5个;计划开设“订单班”“冠名班”40个以上。力争每年毕业生实习留韶率达到60%以上,落实《韶关新时代“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实施意见》,力争5年培养“风采能手”达到3100名。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切实落实农村户籍学生免费就读职业学校政策,让更多农村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带动众多农村家庭改变生活条件,共同富裕。加大中职学校开展电商、“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专业和技能培训力度,助力乡村振兴。(转载韶关日报  范琳珍)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