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季度工作情况
(一)指标完成情况。截至2020年3月,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003.87亿元,同比增长4.61%;各项贷款余额1182.71亿元,同比增长16.77%,存贷比59.02%;保费收入25.43亿元(预测数),同比增加4%。全市证券交易额1300.63亿元,同比增长30.82%。
(二)主要工作亮点
1.助力金融机构做好全面复工。我市各金融各机构通过轮岗值班、错峰营业等方式于大年初七陆续复工,保障社会基本的金融需求。并于2月末实现了106家金融机构100%全面复工。
2.信贷增量创新高。在全市银行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20年3月末,全市贷款净增71.6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6%,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的信贷增量处于历史高位。贷款投放主要投向实体经济,扭转以往年度信贷增长主要依靠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拉动的局面,为全市工业稳增长做出贡献。
3.重点支持抗疫企业。截至2020年3月末,我市金融机构共为全市178家疫情防控企业授信26.96亿元,办理提款12.9亿元,例如,韶关市高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每日生产防护服密封胶条200万米,产能约占全国的70%,我市银行机构在了解到企业生产资金不足时,主动开设绿色通道,为企业发放贷款2000万元;又如2月18日,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疫情防控债2亿元,期限2年,利率5.98%,这是全国首单由民企发行的疫情防控公司债。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坚决落实防控责任。市金融系统各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守好自己的门、看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在关键时刻不添乱,实现新冠感染病例零报告。
2.强化监管力度。会同市人民银行、韶关银保监分局抽查网点防疫工作情况,督促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央行出台的各项疫情期间惠企措施,确保不随意抽贷、断贷、压贷。
3.主动搭建对接平台。举办4场融资对接会,共有96家企业和25家金融机构参加,现场授信金额超过20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现象。
4.落实各项政策。积极推动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响应各项政策,不盲目抽贷、断贷,主动帮助企业接贷、续贷;贯彻落实《韶关市促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若干措施》,帮助符合上市挂牌奖补资金申请条件的企业理清申请扶持资金流程,大力推动我市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5.推动有资质企业上市。通过各县(市、区)政府及市经信局、商务局、科技局、农业局、莞韶园等市直部门推荐,收集整理一批有上市挂牌意愿的优质企业,筛选完善我市多层次资本市场梯度培育名单;实地走访企业,通过多次走访了解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并利用“一企一策”工作机制帮助企业有效对接行政部门,切实解决企业问题。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金融机构受疫情影响明显。一是由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影响较大,可能造成企业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短期上升。二是面对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的各类融资需求,金融机构除根据各级政策落实扶持措施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企一策的扶持措施。三是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各类限制措施,影响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
(二)证券市场受疫情冲击。从中长期来看,股民对国内金融市场仍比较乐观,但目前境外疫情形势不佳,全球经济共震向下的趋势已经形成,势必也会对国内需求和企业盈利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因此,短期内A股市场仍存在一定压力。
(三)政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依旧严峻。虽然我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融资对接平台已搭建启用,由于该平台数据来源于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其数据采集不全,难以达到信息共享的效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抓好疫情防控的工作。一是要求各金融机构要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复杂性,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要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落实金融机构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继续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二是要求金融机构密切关注尚未返韶的工作人员,特别是湖北尚未返韶的人员的相关动向,同时针对金融系统子女在国外留学、求学较多的情况,要求进行细致排查,全面掌握这类人员的相关信息,督促他们在返韶后自觉接受社区管理,服从居家观察和隔离安排,坚决“外防输入”。三是发挥金融系统网点多的优势,利用银行网点的LED屏、广告机等加大对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
(二)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金融支持。积极发挥金融业的杠杆推动作用,努力对抗新冠肺炎疫情在第一季度对我市经济产生的影响。一是重点关注各县(市、区)房地产项目的资金情况,防止房地产项目资金链断裂风险。二是加大对219个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引导银行机构积极对接项目建设主体,加快贷款审批效率,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想方设法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努力弥补第一季度的损失。三是紧跟3月4日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新基建”工作思路,积极利用上级政策与各县(市、区)共同谋划、培育、储备7大领域的新基建项目,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为地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三)做好金融风险防控。一是加大压降不良贷款工作力度。加大清收盘活力度,提高经营效益。将盘活贷款存量,改善资产质量作为重要工作。二是督促农合机构加强内控。对职工进行政策法规、制度的再教育、再提高;加强事后监督,对前手经办的业务手续进行后续审查;建立健全各项信贷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通过规范的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建设,增强农合机构抵制不合理行政干预的话语权。
(四)做好金融改革各项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农合机构改制工作。督促已挂牌开业的乳源、仁化、新丰、始兴、乳源、乐昌6家农商行加快恢复正常业务,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努力改善监管指标,加强合规建设和干部队伍管理,不断夯实改制成果;加强各方沟通协调,做好韶关农商行挂牌开业工作。二是积极开展金融集聚区建设有关工作。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做好金融集聚区建设有关工作。三是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充分论证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对我市资本市场建设的作用,继续牵头落实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在韶设立粤北交易运营中心相关事项。
(五)努力完成金融业各项增长目标。按照市政府2月13日政银企会议议定的增长目标,市金融局协调人民银行韶关市中心支行和韶关银保监分局共同为金融机构提供高效服务、精准监管,确保完成年度增长任务。一是引导银行业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向上级行争取更大的资金规模和更大的审批权限,同时通过完善和修订《韶关市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激励办法》,进一步激发银行信贷投放的内生动力,努力完成贷款年度增长20%的目标任务,并逐步缩小与粤北生态五市平均存贷比的差距。二是引导保险公司抓住新冠肺炎疫情对保险行业正面影响这一契机,加大保险产品的宣传力度,加快保险市场拓展,力争完成保费增长20%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