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我市经历了多轮强对流天气和持续性强降雨,其中4月韶关全市平均雨量达791.2毫米,是常年同期雨量的近4倍。韶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以下简称“修复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健全“三本台账”分类管理的工作要求,以新要求、高标准的态势抓严、抓实、抓细“第一本台账”——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筑牢隐患数据基础。
一、实时高效更新,抓严“在册”台账准确无误
修复中心认真贯彻省、市工作部署,以“现在、过去、进行时”的全覆盖强化地质灾害台账管理要求,将现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88个、近3年已消除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219个,全面参照“现有在册”台账管理。通过现有在册点强排查、已消除点再排查、在建工程隐患点抓现场等分类管理方式,确保各类隐患风险点分类清晰、管理闭环。同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加强与各县(市、区)的沟通联动,确保“在册”台账“三员”信息准确无误,实现“在册”台账分类明晰、底数准确、更新及时、责任到人。
二、高频加密预报,抓实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精准有效
修复中心严格落实市自然资源局关于“万无一失做好会商研判”的工作要求,加强与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台等部门的多方联动会商研判,根据实际降雨情况,科学加密预警预报,竭力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的精度准度,为各县(市、区)提供精准科学的技术支撑。今年以来修复中心共发布预警预报125次(其中二级12次、三级55次、四级43次),编制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研判92份。
同时,通过现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三员”采取针对性的“点对点”预警短信发送方式,将预警信息及时快速传达到位。今年以来修复中心共成功发送预警短信157079条,实现预警短信不漏一点、不少一人的高效、高频、高速发送传输,助推各县(市、区)第一时间科学有效地组织技术单位进行现场核查和人员转移,最大程度降低在册隐患点出现灾情险情的风险。
三、抓细抽查“三员”,确保防治责任落实到位
修复中心秉承“最严要求,最细举措”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精神,结合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发布等级的分布情况,有针对地对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在册点“三员”进行电话抽查提醒,将抽查内容细化到受威胁对象转移避险情况、“三员”巡排查频次、“两卡一书”发放情况、警示警戒围蔽情况、专业监测现状及报警情况、避险路线指示标示等具体防御措施,确保每个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现场情况明晰,心中有底。今年以来修复中心共电话抽查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32处,累计通话时长约400多分钟。同时对每一次的电话抽查做好详尽记录,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过多渠道准确反馈至有关部门具体责任人,并跟踪处置落实到位,实现信息上传下达的闭环管理,做好“三员”与各县(市、区)自然资源局以及市自然资源局之间的沟通“桥梁”,为保障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传达畅通提供有力支撑。
接下来,修复中心将在总结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以更严的工作作风、更实的工作举措、更细的工作方法,继续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现有在册”台账管理工作及时查缺补漏,进一步强化全市现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管理。(通讯员:阮峻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