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自然资源局 > 工作动态

乳源瑶族自治县:紧绷“责任弦”,筑牢地质灾害防御“安全线”

时间:2024-05-06 10:42:30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近期,乳源瑶族自治县域内降水频繁,累积雨量大,县自然资源局高度重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传达学习省、市、县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一系列指示批示精神,迅速行动,“五步到位”抓严抓实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部署培训到位,筑牢防灾减灾思想防线

持续发挥县自然资源系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效力,严格执行局领导分区包干各镇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每天由局领导带队会同县技术支撑单位成立6个巡查组,前往各镇开展地质灾害巡查工作,覆盖在册1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62处非在册隐患点。严格落实汛前“六早”防御工作,组织9个乡镇“三员”共20人次参加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和业务线上培训,并向“三员”印发地质灾害防治排查工作指引,进一步巩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系统提高现场观测、险情处置等能力,切实提高应急预案执行力。



图片



  二、巡查排查到位,巩固防灾减灾安全屏障

  通过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工作机制,当前全县967个行政自然村已全部落实专人负责、定时排查。在巡排查过程中密切关注地质灾害点动态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点,确保险情排查无死角。截至目前,各镇累计出动地质灾害巡查2026人次,巡查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2处及其他风险点多处,各隐患点均已构建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累计转移131户458人。


图片



图片



  三、部门协同到位,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合力

  4月25日县自然资源局与县水务局迅速组成五个指导督导小组共21人,奔赴各镇现场开展“山前水边房屋”地灾隐患排查指导督导工作,坚持“宁可听骂声,也不听哭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原则,要求各镇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不定时排查撤离点,严禁村民中途私自返回。4月28日-30日县自然资源局与住建、水务、农村农业等部门以及技术单位前往各镇现场开展削坡建房、地灾隐患排查指导督导工作,共排查12处削坡建房隐患点并安排技术单位出具应急处置建议,同步向居民宣传提醒要坚持“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雨中和雨后“不清沟、不清泥”等避险防灾知识,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5月4日县自然资源局联合技术单位,分2个巡查组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巡查督导,重点查看了一六镇东七村委地面沉降、东坪镇新村斜岭滑坡、县卫生垃圾填埋场滑坡、乳城镇桥头邓屋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了人员转移、监测设备运行和隐患点险情发育等情况。


图片


  四、技术支撑到位,科学提高防灾减灾效能

  局领导会同技术支撑单位坚持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的工作要求,要求三家技术支撑单位在四级以上防汛响应期间,各派2名以上专业人员驻县,协助开展现场巡查和险情分析研究工作,及时为地灾应急避险提供专业意见和措施,并指定2名业务员负责与市自然资源局、县三防指挥部、各镇以及县住建管理局等单位强化对接,保持24小时通讯信息畅通,落实“每小时一更新”工作要求,按时报送当日巡查转移情况,保障讯息沟通高效畅通,确保遇突发事件快速处置。


图片


  五、值班值守到位,切实增强地灾防御响应能力

  强化值班纪律和责任意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制定“局领导+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机制,制定印发《乳源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风险隐患“三员”排查工作指引》,不定期督导“三员”在岗情况。同时从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实际需要出发,从应急备勤具体部署出发,合理安排人员、车辆等人力物力资源,做好随时出动的后勤保障。


  接下来,乳源瑶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将继续做好巡查排查、值班值守、预报预警等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各项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讯员: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