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探索开展耕地规模质量、集约节约能力、生态保护修复能力三大提升工作,加快实现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化、美丽镇村特色化、生态资源价值化,武江区紧紧把握龙归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乡村空间“三提三化”契机,坚持在组织保障上下功夫、在科学规划上出实招、在项目推进上求实效,充分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效能,为打造乡村振兴新格局、推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创造新空间、释放新动能。
在组织保障上下功夫,强调部门协作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为达到“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效果,高标准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武江区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担任总指挥的武江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村空间“三提三化”工作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乡村规划与土地整备工作组、乡村建设管理工作组、乡村产业发展工作组、生态重塑利用工作组、资金筹措保障工作组等6个工作专项组,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自然资源搭台、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强化部门协作,共同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在科学规划上出实招,整治优化布局
在充分做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武江区迅速启动龙归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紧密与“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镇村集成规划等工作结合起来,着力解决耕地碎片化、空间无序化、产业低端化、生态功能退化等“四化”问题,从区域整体层面合理引导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充分盘活存量低效与未利用建设用地。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来,区委书记多次召集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专题研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区长等区有关领导实地考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现场,组织有关部门集中研究,有力推动项目落地实施。谋划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52个,总投资达6.6亿元。其中,农用地整理方面,谋划新增耕地和耕地恢复项目9个,总规模约2826亩;垦造水田项目4个,总规模1514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个,总规模约8700亩;“千亩方”农田综合整治项目3个,总规模约7089亩;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项目4个;建设用地整理方面,谋划盘村、马渡村、龙归村、社主村等11个空心村整治项目,总规模约414亩,乡村振兴车间与新农贸市场建设项目,总用地规模约58亩;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方面,谋划矿山修复项目5个,总规模约2010亩;水环境治理项目1个,总长度8.82千米。
龙归镇冲下村千亩方农田综合整治项目现场
在项目推进上求实效,推动产业发展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武江区紧扣龙归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积极谋划产业发展和项目用地安排。一是扎实推进示范项目建设,明确3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先行项目,其中冲下村“千亩方”农田综合整治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约50%,实现耕地连片约600亩,有力整治耕地撂荒、非粮化问题,并于第一季度开展春耕;龙归镇农业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二期)已完成工程进度63%,全面完善提升龙归镇机耕路、灌排渠道、灌溉泵站、蓄水山塘等农田基础设施;石下山生态修复项目已完成工程量80%,采矿形成的高陡边坡已进行加固,新修的截排水沟已初现规模,新种植的树苗已冒出新芽,今年7月将完成修复。二是扎实推动“全域”项目落地。推动龙归镇与市金财公司、中建四局投资发展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落地。区委常委、副区长带队前往重庆市铜梁区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调研学习先进经验。
武江区将继续以“全地域、全要素、全周期、全链条”为理念和方法,坚持“内涵综合、目标综合、手段综合、效益综合”,统筹推动实施方案中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基础设施改造、历史文化保护、产业发展等六大方面项目落地,优化龙归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激发龙归镇村发展活力。(通讯员:赖信英、邹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