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自然资源局 > 工作动态

“开弓即拉满”

时间:2023-03-29 17:27:45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监测中心全力应对首轮强降雨


  受南支槽、切变线和冷空气影响,3月22日夜间到26日我市遭受了本年度汛前首轮强对流及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共3个气象站录得250毫米以上、39个气象站录得200到250毫米的降水,过程平均雨量169.1毫米。为应对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监测中心迅速展开行动,多方位、多举措开展分析研判风险预警,经全员共同努力,本轮强降水未发生因地质灾害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事件,防御效果明显。主要防御举措有:


  一是夯实基础,及时维护系统和更新预警短信接收人员信息,确保信息发得出、收得准。

  在极端天气到来之前,监测中心积极开展信息系统的内部自查,通过安排人员进行网络安全专业培训和预警技术训练,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的使用手册、台账制度。专门对信息系统雨量接收分析预警软件平台、机房消防等硬件设备的检查等,完成了对地灾气象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汛前维护工作。同时,按照《关于做好接收韶关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相关工作的通知》等要求,及时与各县(市、区)信息更新负责人员联系,通过网络或电话通知累计120余次,完成了全部共238处在册地灾隐患点的“三员”及其他群测群防人员的信息更新,为应对接下来的气候变化和入汛工作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二是技术培训,完善制度,提升技术人员技能,明确技术负责,发挥新老交替及传帮带作用。

  在制度层面,按照《韶关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韶关市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指引>等7项制度(指引)的通知》等要求,监测中心多次开展会议培训,在会议上,全体参会人员积极发言讨论,中心领导充分听取意见,进一步完成预警值班制度;在技术层面,通过传帮带或结对子的模式,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现场手把手的跟踪指导,全面提升中心技术人员的预警预报实操水平和应对能力,确保中心的值班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强化预警值班值守、会商,及时发布、加密发布预警信息。

  为进一步落实韶关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及我局2023年度第一次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分析研判会议要求,监测中心从快从严、从紧从实贯彻地灾防治各项规章制度。截止至3月28日,监测中心将12人分成六组24小时轮流在岗预警值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产品,及时会商分析预警,共发布地灾气象风险预警14次,其中三级预警10次、四级预警3次,无级预警1次,成功发送预警短信18948条。


  为进一步强化指挥调度,检查压实各地地灾隐患点群测群防人员防灾责任,监测中心对现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风险三级预警区域“三员”信息以及群测群防人员防御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电话抽查,合计抽查10个县(市、区)41人次,通过电话“一对一”指导地灾防治相关人员做好防御措施。


  四是加强指导,参与市局督查组下沉各县现场督促指导防灾,编写快报、研判报告为领导和各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分析研判会议结束后,监测中心立即组织督查组成员,参与到市局督查组,下沉至雨量较大的曲江区、始兴县、仁化县和翁源县进行现场督查指导防灾。


  与此同时,监测中心充分发挥地灾气象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和专业技术人员优势,组织技术专家分析研判并形成专报共8期,及时提交市局主要领导决策参考,并通知各县(市、区)三级预警区域启动预警响应,迅速组织力量巡查地灾隐患点和危险区。本轮强降雨期间,地灾风险预警及时、响应快速,未收到相关灾情险情报告,防御效果明显。


  3月27日,省防总宣布我省进入汛期,监测中心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紧盯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紧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继续做好应急值守、加强多方信息研判,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及值班值守工作等各项地灾防御工作。(通讯员:阮峻森)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