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韶关市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点聚焦耕地保护,坚持监督执法惠民、普法宣传暖心的理念,多措并举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全社会及广大干部群众依法依规用地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防范耕地乱占乱用现象的良好氛围,获得2021年度全省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三等奖。
一、突出抓好人员培训,全面提升政策“知晓度”
一是紧跟政策要求,分级抓好系统内政策法规学习培训。深入学习国家和省关于耕地保护、卫片执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等有关文件及法规政策要求,坚持从遏制违法用地入手强化耕地保护工作,探索建立耕地保护信息员和执法专员库,加强执法力量。采取部署工作、政策宣讲、以案代训、双周讲坛等方式,组织基层执法人员培训15场次,覆盖执法人员8000多人次,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二是紧盯对象需求,分类搞好系统外针对性教育宣传。实行“按需供给”,对乡镇干部、村干部、交通部门人员和项目建设单位等“3+1”重点人员、单位,进行针对性分类宣传,全力引导用地主体依法用地,减少程序性违法用地行为。
二、积极探索宣传模式,全力拓宽普法“覆盖面”
一是持续抓好线下面对面宣传。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采取树牌公示、张贴海报、悬挂横幅标语、现场宣讲、有奖问答等形式,制作标语横幅海报3万条,在各类媒介媒体发布新闻消息100余篇,多渠道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居农院普法宣传和释法明理,切实维护法律严肃性和执法工作权威性。二是积极推动线上多元化宣传。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在局门户网站开设耕地保护和执法监督专项工作专题专栏,进行政策宣传和典型通报;利用抖音号“韶观”、微信公众号“韶关发布”“韶关自然资源”等融媒体平台,播报打击违法行为主题视频、公益广告;畅通12345市长热线、局门户网站留言等群众监督途径,方便群众监督自然资源执法制度规定的落实。
三、始终坚持教育引导,大力提高执法“震慑力”
一是坚持正面舆论引导。结合“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8・29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等主题活动,深入宣传《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聚焦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耕地保护、农村建房等问题,编印“一本小蓝书、一批宣传册”解读热点政策。全市编印发放《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制度文件摘录汇编》蓝皮书1.2万本,发放《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六严禁”》《卫片执法政策》等宣传册30万册,大力弘扬文明执法、和谐执法理念,及时宣讲执法新政策、新要求。二是抓好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对接联系新闻单位采编严厉打击违法用地拆除整治视频、收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16起向社会公开曝光。切实做好“以案促改”和整改落实“后半篇文章”,形成依法依规用地的良好氛围。
接下来,全市自然资源执法队伍将凝心聚力,按照年度目标全力推进,充分发挥监督执法的利剑作用和震慑效应,全面提升自然资源保障的质量和效能,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通讯员:郎春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