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自然资源局 > 工作动态

主动防范 着力化解 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时间:2022-06-09 22:49:46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龙舟水”防御 韶关市自然资源系统这么干


  5月20日“龙舟水”开始至今,我市共遭受了4轮强降雨,韶关市自然资源局履职尽责,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绷紧地灾防御这根弦


  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是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检验,自然资源系统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防范工作机制的确定性、精神状态的确定性和防御准备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地质灾害风险的不确定性,主动防范风险,着力化解风险,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图片1.png


  强化领导干部挂点,突出防范重点


  建立领导干部挂点制度,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点)挂点领导干部职责意识,落实全市每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点)有一名县、镇领导挂点,特别是对威胁100人以上及“雨窝子”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点)明确由县(市、区)政府领导负责挂点,要求挂点领导深入挂点地方开展调查研究,落实具体防范措施,确保重点区域防范到位。


图片2.png


  加强会商研判,及时预警预报


  建立市、县两级自然资源部门地质灾害防御会商研判机制,会商研判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当发布3级地质灾害预警(黄色)时,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时收集本地的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人员转移和巡查排查等情况,实时向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送相关情况,市自然资源局根据报送情况加强会商研判频次,提高会商调度的精准度,适时召开视频调度会议,及时分析研判,有针对性指导各地做好地灾防御工作。


调整.jpg


  紧盯重点场所、重点地区,加强隐患排查和针对性防范措施


  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点)排查,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工程、重点场所的巡查排查,确保对山区城镇、乡村、学校、医院、厂矿等人员密集区,公路、铁路、水利、能源等重点工程,交通沿线、削坡建房、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以及高考考场等重点防护区域的排查无死角、无遗漏。严格落实常态化地质灾害防治专家驻守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单位技术优势,发布3级地质灾害预警(黄色)期间,各县(市、区)自然资源局要确保至少有1名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专家驻守,市局技术支撑单位广东省地质局地质三队、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二队每天分组到县(市、区)进行技术指导。


图片4.png


  紧盯地质灾害风险,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作用


  抓严抓实地质灾害防治巡排查工作,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三查”制度,加强巡查值守,压实隐患点专管员巡查排查工作责任。配合落实“三个联系”责任对接和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出现险情,坚决果断彻底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将“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的要求落实到位。


图片5.png


  坚持值班值守,及时信息报送


  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做好前期雨情、灾险情收集、统计,每日按时报送信息,达到三级预警地区要加密信息报送频率。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应“第一时间报告”(可先通过电话将灾情简要情况报告市局修复科有关负责同志,然后在1小时内以“灾情速报表”或“专报”等形式将灾情信息发送至市局汛期值班传真,并在传真后确认接收情况);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技术支撑单位要按照“抢早、抢小、抢先”要求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组织应急处置。(通讯员:侯建松)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