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韶关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全市平均降雨量达82.1毫米,部分降雨集中地区降雨量高达200毫米以上。韶关市自然资源局根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2022年第三次全省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视频调度会议精神,迅速部署,快速响应,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治理念,全市自然资源系统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各项工作。据统计,5月10日至16日,全市共出动地质灾害巡查3042人次,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点)1175处,组织转移人数426人,无地质灾害灾情发生和人员伤亡。
一是迅速响应,积极部署,认真履职尽责
5月9日下午,2022年第三次全省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视频调度会后,市自然资源局迅速召开由市、县两级自然资源部门班子成员参加的局党组扩大会议,部署应对本轮强降雨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自5月10日开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颜亮同志任总调度,班子成员为组长,组成10个督导检查组分赴10个县(市、区)督导检查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压紧压实地质灾害防治各项职责任务。
二是强化隐患排查,紧盯“雨窝子”等重点区域地灾防范
全市严格落实“三查”制度,于5月10组织各县(市、区)自然资源局、技术支撑单位和群测群防人员完成了一轮对全覆盖拉网式隐患大排查,对全市在册隐患点以及人员密集区、工程活动区、公路及河流沿线等地灾易发区进行了全面排查。指导相关县区做好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对象的应急转移和救助工作。
三是严阵以待,确保信息畅通,反应快速,行动高效
各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灾情险情“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干部和相关技术人员要按照“抢早、抢小、抢先”要求奔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要做好前期雨情、灾险情收集、统计,汇总统计前期监测预警发布以及响应工作情况,多渠道收集并甄别核实强降雨引发的有关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信息;加强后续趋势会商研判,提出调整响应等级或解除响应的建议。
四是深入地质灾害防御一线,督导群测群防体系制度落实
各督导组实地督导各县(市、区)自然资源局开展强降雨期间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防御工作,如降雨集中的“雨窝子”区、威胁 100 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路边、山边、村边、水边”、已完成核销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重点检查各县(市、区)自然资源局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和群测群防等工作是否落实,包括各隐患点汛期应急“一点一预案”的建立情况,群测群防人员培训记录,巡排查工作机制和受威胁人员转移台账的建立情况等内容。
5月13日,颜亮同志率队到降雨集中的新丰进行督导检查。在新丰县回龙镇良峒村新峒崩塌隐患点现场,详细察看了崩塌现场、警示牌,询问了群测群防专管员A、B角在本轮强降雨期间防御责任落实情况。颜亮同志强调,本轮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部和群众要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一要高度重视,时刻绷紧防灾这根玄,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各级领导带班值班值守,县、乡(镇)、村、小组四级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人员要在岗在位;二要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会同地质灾害技术支撑单位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点)雨中巡查和雨后核查;三要严格落实专管员AB岗制度,以专管员作为A角,村委班子成员为地质灾害防治专管员B角,形成专管员A、B岗制度,形成无缝对接群测群防系统;四要做足应急准备,确保发生灾情险情随时出征出战,保障群众生命安全。(通讯员:侯建松、扶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