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自然资源局 > 工作动态

优质服务保民生 民生实事暖民心

时间:2022-04-19 20:05:50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曲江区马坝镇马鞍山东部太子城后山崩塌点综合治理工作见成效


  “别看这一片大山很美,其实这四周多处有危岩。”在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马鞍山东部太子城后山崩塌点,当时正在监测险情和开展治理的项目负责人龚锦钊指着身后的大山说道。


1调整.jpg

现场踏勘


  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马鞍山东部太子城后山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是韶关市曲江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重点项目(2020 年韶关市威胁 100 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该隐患点位于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城区中心马鞍山东部山顶、陡峭岩壁及山坡面。因马鞍山山体受长期内外动力的不利影响,山体表层岩体裂隙发育,表层岩体破碎,坡面凹凸起伏不平,部分岩体突出悬空,局部地段已演变成危岩体,险情严重。在极端天气下,均有不同程度崩塌、掉块现象,特别近几年来,山体局部崩塌、掉块现象频繁,崩塌、掉块地点增多及总体方量增大,将直接威胁坡脚环山绿道、鞍山路、省道 S248、曲江区体育馆、曲江区文化馆、交警支队、人民公园、居民区和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治理迫在眉睫。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结合《广东省地质灾害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韶关制定了《韶关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全面提高韶关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加强韶关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全民动员、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采取“全面排查隐患、彻底摸清情况,分类科学研判、精准综合治理”的策略,全面推进韶关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该处险情发生后,韶关市和曲江区政府高度重视,有关人员第一时间对发生坍塌区域居民、人群进行有序疏散安置,封锁路段,不得进入危险范围。并委托广东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广东省韶关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山体进行现场勘查,加强监测山体活动情况。广东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广东省韶关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作为韶关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按照上级自然资源部门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风险普查、综合治理、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服务地方开展完成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并委派注册岩土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龚锦钊及其丰富经验的团队承担起了曲江区马坝镇马鞍山东部太子城后山崩塌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调整.jpg



现场部署、安全检查


已编辑图片

施工现场


  根据勘查报告及现场调查,本次危岩崩塌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为坡脚处的环山绿道、鞍山路、省道 S248 、曲江区体育馆、曲江区文化馆、交警支队、人民公园、居民区和山腰及坡顶的两座凉亭等,预计受威胁人员超过600人,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可达5000万元以上,工程施工难度较大,本次崩塌地质灾害险情等级划分为大型。经过专家论证,选取的总体方案为“危岩清理+陡峭岩壁挂设主动防护网+坡脚设置被动防护网+局部加固支撑+裂隙面充填混凝土”的综合治理措施。治理范围均位于山坡及陡峭岩壁处,大型设备及车辆无法到达施工场地,因场地有限,且在时间紧任务重情况下,施工单位经多次现场踏勘,充分考虑安全、美化绿化,并尽量减少施工对原有植被和景观的破坏,同时避开大树及珍贵植物,沿陡峭岩壁坡脚处开设一条施工便道,采取“人挑马背”保障小型施工设备及施工材料先由车辆运至环山绿道,再经上山步道至施工便道人工转运至陡峭岩壁下方及山顶处。


  目前治理工作已经全面完成,经专家组现场勘验、听取汇报和查阅相关资料,经充分研究讨论,该工程项目均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功能设施齐全,满足使用要求,工程外观美观,质保资料及其它施工资料齐全,符合验收条件,一致同意以“优秀”通过竣工(初步)验收。


  马鞍山东部危岩体施工完成,整体稳定性大大提高,从而彻底消除危岩崩塌地质灾害隐患。既对山顶凉亭等建构筑物和坡脚相关建筑、道路和人员设施进行有效的保护,又为曲江马鞍山人民公园优美的市民休闲活动空间和坡脚游客提供了安全保障,可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丰收。(通讯员:王宏敏)


图片4调整.jpg

太子城后山崩塌地灾治理工程项目(图片为顶部)


图片5调整.jpg

专家组现场核验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