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自然资源局 > 工作动态

南雄市自然资源局:坚持以人为本,多举措 做好防灾减灾

时间:2021-08-20 18:14:41 来源:南雄市自然资源局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雄市自然资源局,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测群防”的防御工作方针,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提高全民“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美丽家园”保驾护航,切实把学党史、悟思想焕发出的热情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


  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南雄市自然资源局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及时研究部署防灾减灾有关工作,不断压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同时,及时编制印发《南雄市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南雄市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2021年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全市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措施,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认真组织对南雄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防范地质灾害风险。


  开展汛前排查,筑牢安全底线


  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是地质灾害防治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一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南雄市自然资源局认真开展汛前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确保筑牢安全底线。一是加强信息建设,确保信息预警到位。及时更新地灾信息管理系统、广东省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库管理系统、广东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平台、韶关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平台及韶关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管理平台等相关信息,确保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精准传达到位。二是全面实地摸排,确保隐患识别到户。组织开展强降雨天气地质灾害巡查检查,指导各乡镇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每点必查、应查尽查,确定了1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核销点。


  加强地灾知识宣传,做好群测群防工作


  以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为契机,通过播放标语、发放宣传单、现场解答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全方位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协议,利用南雄市综合频道、公共频道每天多次播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落实防灾举措,每个隐患点配有3名群测群防员,编制防灾预案,设置警示牌29个,发放“两卡一书”,并配必要监测报警设施设备,确保预警信息、撤离路线、临时避险场所等告知到户,实现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同时,积极谋划开展地质灾害预防演练,以切实提高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开展授课培训,提升防范意识


  自汛期以来,南雄市自然资源局结合南雄市实际,多次邀请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单位或由分管领导为以全市地灾害防治负责人、群测群防员等为主体的人员举办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班和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班。培训班围绕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及配套政策指引解读、地质灾害类型、气象灾害防治知识科、群测群防普等方面进行讲授讲解,切实提高受训人员防灾避险意识和群测群防能力,为汛期地质灾害科学预防、紧急避险、应急抢险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的极端天气,全市地质灾害防治负责人、群测群防员能够迅速反应,及时做好了紧急避险工作。截至目前,南雄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多部门出动巡排查超1000人次,排查隐患点43处,转移在册隐患点人员数80多人,全市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未出现灾、险情。


  落实值班值守,畅通信息渠道


  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值守、“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自然资源系统地质灾害预警响应等制度,做好值班记录、交接和信息上报等工作,加强与联络员和监测责任人的联系,确保接到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报告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同时,疏通信息报送渠道,及时上报防灾工作进展,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深化应急保障,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及时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充分依托南雄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持单位专业技术力量,配合各乡镇(街道)到辖区地质灾害点进行巡查和排查,深入隐患点察看现状,充分发挥群防群测系统,将“测防报”和“抗救援”有机结合,切实做到早预警、早准备、早撤离,最大限度地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坚持防治并重,认真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南雄市自然资源局坚持防治并重的原则,结合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列入局“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纳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投入655万元对江头镇青云大道滑坡、坪田镇汪汤村两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目前,两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正在施工,预计11月底完成。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