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安全、生命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的政治高度、就防灾减灾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等明确要求。根据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五项要求,结合《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按照《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工作的通知》,为提升各县(市)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巡查排查及地质灾害防治行业队伍业务能力,驻韶各地勘单位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夯实防灾减灾,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以揭牌为契机、强化技术支撑”。广东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优势融入其中,在乐昌市自然资源局隆重举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揭牌仪式。为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地勘单位的技术优势,推进自然资源部门与地勘单位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乐昌市拥有一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队伍,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单位的支撑作用,提高乐昌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力,实现地灾防治技术化、专业化,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在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工作中,驻韶各地勘单位主动配合,完成了乐昌市、浈江区、武江区等多个100人以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勘查、设计工作,韶关市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自动化监测项目,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排查和等级认定工作。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地勘单位的技术优势,推进自然资源部门与地勘单位合作。韶关市各地分别与各地勘单位签订地灾防治与乡村振兴框架协议,实现韶关所签约框架协议部门都有一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队伍支撑保障。
指导建设群测群防体系。为健全群测群防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后核查的“三查”工作制度,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各地勘单位指导县、区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群防专管员如何使用简易监测工具和移动巡(排)查终端,为建成更加完善、覆盖全省隐患点和风险点的群测群防体系发挥技术支撑。
自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驻韶各地勘单位高度重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隐患点实际情况提出具体防治措施和处理建议,并协助做好防治知识科普宣讲以及应急演练等工作,以强有力技术支撑保障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