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中共韶关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 编办工作

有一种担当叫共产党员上——中共韶关市委编办党员突击队抗疫实录

时间:2020-04-08 09:32:33 来源:市委编办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席卷大地,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编办坚持把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组织全办党员干部“逆行”而上,或在基层敲户门做摸排,或在社区帮劝阻扩宣传,尤其是以李齐全、文华盛等党员为代表的抗疫突击队,加入到全市抗疫突击行动中,在最危险的时刻,最艰苦的道路卡口,做登记、测体温,用责任和担当织密一张城市的“防护网”,用脚印与汗水凝聚起群防群治的坚固防线,为韶关人民构筑起了防控疫情、护卫平安的钢铁长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疫”不容辞  危难时刻显本色

       这个春节,他可能不是“孝顺”的儿子,他可能不是“称职”的丈夫,他可能不是“合格”的父亲,但在防抗疫情的前沿阵地,他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

       1月27日,农历年初三,晚上8点文华盛接到单位打来的电话“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体干部取消休假,如无特殊情况尽快回单位参与抗疫工作。”刚刚回到湖南长沙过年的文华盛立马跟父母说明了情况。母亲说:“这才刚刚回家,年都没过完,怎么又要去,现在这么危险,要不你跟单位请个假,晚几天再去吧。”父亲说:“明天就回去吧,你是共产党员,现在组织需要你,群众需要你,你应该尽快回去。”于是父子两一同做起了母亲的工作,在取得家人的支持后,第二天文华盛独自驱车近500公里赶赴韶关,及时投入抗疫工作。

    “爸爸怎么还没回来呀!”“爸爸怎么老是不跟我们说话?”“爸爸为什么老是白天睡觉呀”,这是李齐全同志的儿子2月份问妈妈最多的话。作为一线突击队员,李齐全自接到任务起,便义无反顾奔赴抗疫最前线,一线的危险让他不敢亲近家人,三班倒的工作让他不知何时回到家,为了保障家人安全,他尽量不与家人接触,有时候回到家三更半夜,便在客房休息,所以儿子很难见到他,他也觉得愧对妻儿。不过妻子一直很支持他的工作“你曾经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现在是党员干部,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本就是你的天职,放心吧,儿子很听话,只是老念叨你,你在一线自己多注意安全,家里有我。”这简单的话语,真挚的鼓励,给了李齐全同志无限的动力。

一线“逆行”  越是艰险越向前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如果说责任是战胜疫情的向导,那么岗位就是战胜疫情的战场,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编办突击队的同志,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岗位上去,先后在高速路口,国省道卡点参与排查过往车辆,面对恶劣的环境,繁重的任务,突击队员们主动担当,在各自的阵地里化身为坚强的战士,在各自的岗位上扮演最顽强“逆行者”……

    “38.7度、39度、38.9度”连续十多次的测量都显示体温异常,当事人十分焦急,防疫点的同志们也很紧张,这是2月8日晚发生在浈江区鑫金汇防疫检查站点的一幕,一辆仁化开往韶关的轿车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发烧,面对这种情况,小伙子神情沮丧,他的父母更是急的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念叨着“这可怎么办呀,怎么办呀!”面对这种情况,此时,作为防疫突击队员的文华盛主动上前与他们交谈,仔细询问他们近况,有没有去过湖北?有没有同疫区回来的人员接触过?在得到否定回答之后,文华盛安慰到:“不用这么紧张,现在正值冬春交替之际,天气不稳定,发烧感冒也是正常现象,不用这么担心,等下会有专业医护人员带你们去医院检查,放心吧,没事的。”在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文华盛一直耐心的宽慰这一家人,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直到医护人员接走他们。

    “看不见路了,大家留心过往车辆,注意安全”,2月13日凌晨,乐村坪高速出口卡点,一场暴雨突然降临,肆虐的狂风裹挟着豆大的雨滴砸在身上,啪啪作响,卡点的“值守人”瞬间变成了“落汤鸡”。作为当班小组长的李齐全在狂风暴雨中指挥着大家有序开展工作,雨声冲刷掉他的话音,他便一遍遍喊着,一遍遍挥舞着手势,告诉大家注意安全,同时在暴雨中协助指挥交通,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据悉,自突击队员到路口参与车辆排查工作以来,基本上就是“5+2”“白+黑”模式,坚持“三班倒”、连轴转,每天在战“疫”一线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有时一天甚至要工作16小时,平均登记车辆信息4000多部、人员超万人,他们累得嗓子都哑了,忙得连吃饭都顾不上,但他们没喊过一句苦和累,只为守护身后千万群众。

 一心移“疫”  凝心聚力齐攻坚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由于未知而带来的恐惧,让很多群众无所适从,随之而来的网络谣言蜂拥四起,一些群众轻易听信谣言,甚至传播谣言,让疫情防控工作变得更加艰巨。为防止大家断章取“疫”,突击队员们在做好车辆排查的同时,通过发放宣传传单、面对面悉心解释,或者在工作之余通过微信等积极引导正面宣传,共同凝聚抗疫合力。

    “刚刚那个路口测过了,怎么又测,这一路都测了十几次了,烦不烦呀。”“哎呀,离我远一点,你们天天接触这么多人,谁知道你们身上有没有病毒”“我跟你说,现在疫情等级降低了,你们怎么还在这里排查,没事干吗?”这是在防疫检查站经常听到的群众抱怨。面对种种质疑,甚至是谩骂,突击队员们也很委屈,想到自己舍弃父母妻儿奋战在一线,还得不到群众的理解,确实心酸。但是想到身后百万市民的安全,他们毅然接受,并细心向过往人员做好解释工作,排查车辆的同时,发放宣传资料,告诉他们,不传谣,不信谣,共同构筑全体抗疫更坚实防线。

“荆楚”情怀  和衷共济彰大爱

       面对这次疫情,湖北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了14亿人民的安全,他们狠下心来“圈”养自己,赢得全国人民赞许,但当疫情慢慢缓解,湖北人民逐渐走出湖北,走上复工复产的道路时,却得到了某些群众不理解甚至厌恶,这给湖北人民造成了很大伤害,如何帮助他们重拾信心,以饱满情绪投入复工复产,也成为了突击队员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你身体怎么样?有没有感觉不舒服?家人都还好吧?”“公司生意怎么样?工作有着落了吗”这是湖北籍党员干部李齐全同志近期经常对湖北籍同乡联系的开场白。他本计划年三十驱车回湖北老家看望近90岁的老母亲,但是由于突然发生的疫情,他只能把搁置的亲情注入到湖北同乡身上。疫情工作之余,为了更好地关心和服务同乡,他及时关注“湖北人在韶关”微信群,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学习官方疫情防控正面报道并发布在微信群里共享,对群里发布的不当和非官方言论及时提醒并制止;对返韶湖北籍集中隔离的人员采用微信和电话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关心他们身体和生活;对居家隔离的上门入户,告诉他们保持冷静,不要恐慌,时时关注官方消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同时,为推进韶关复工复产工作,应社区工作人员要求,对返韶湖北籍集中隔离的人员采用微信和电话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关心他们身体和生活。对于同乡提出的“生意难做”“找工作难”等问题,他也积极与湖北商会联系,建议商会通过微信群发布生意往来和人才招聘信息,充分发挥互帮互助精神,确保湖北籍人员尽快复工复产,为韶关经济发展贡献湖北人应有的力量,为疫情防控完胜奠定基础。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无论是地震突发,还是疫情来袭,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面对灾难,我们总会发现有鲜红的党旗给我们温暖和力量;面对灾难,我们总会发现有挺身而出的共产党员让我们安心。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抗疫之战必赢、战‘疫’必胜!”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