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商务局 > 专项工作

韶关市商务局2020年工作回顾和2021年工作展望

时间:2021-04-07 11:52:09 来源:韶关市商务局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202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充满挑战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商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扎实作为,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商务发展,以“双统筹”夺取“双胜利”,为全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抓实抓好疫情防控。一年来,全市商务系统通过多方采购和筹措防疫物资,有力保障了我市医疗系统、交通卡口等重点部门和专项行动防疫需求。持续做好入境人员闭环接转,落实跨境车辆作业点防控措施,守好广东疫情防控“北大门”。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制定《韶关市关于进一步支持餐饮住宿、旅游娱乐及相关生活服务业若干措施》,促进服务业恢复增长。

  扎实推进“两稳一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决策部署,在政策、机制、措施上全面发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全年进出口18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实现外贸进出口扭负为正。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0347万美元,同比增长157.2%,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总量规模创五年新高。采取有力措施促消费,先后开展四期消费券活动,投放消费券金额近1300万元,直接拉动销售额约1.8亿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25亿元,同比下降6.8%,降幅较当年一季度收窄10.2个百分点,内贸消费形势逐步恢复。

  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创新招商方式,开展“云招商”,承办“京粤(韶关)跨区域产业协作对接洽谈会”、广东韶关绿色发展产业升级招商引资系列活动,各类推介会规格、规模、质量均达到较高水平。2020年全市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241个,合同投资额728.93亿元,其中新签约超亿元项目138个;新开工项目120个;实现年度投资150.85亿元。

  各项商务工作成效显著。南雄市、翁源县成功入选2020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获得资金4000万元。动员帮助我市企业申报中央财政2020年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项目,获得资金1529万元,扶持力度全省第二。顺利引导南郊水果批发市场和南郊蔬菜批发市场等老旧批发市场转型疏解,实现新、旧市场平稳过渡。提前3个月完成第三批8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充分发挥电商助农作用,协助乐昌滞销马蹄通过京东平台一天内销售2.5万单。大力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货物申报覆盖率达100%。

  市商务局荣获“2019年韶关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行业部门”“韶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单位”、2020年“节约型机关单位”以及市“七五”普法优秀单位称号。因圆满完成了韶关市委、市政府下达的2020年度利用外资任务,被市政府通报表扬为我市利用外资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同时,市商务局荣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人、“韶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人、“韶关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人。

2021年工作展望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要求,落实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市“两会”和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韶关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出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工作主要目标:力争全市产业项目新开工200个以上、新开工150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200亿元;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目标6500万美元;全市外贸进出口实现稳增长,外贸出口增长10%;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长8.1%;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8%;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40家,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0家。

  (一)严把境外输入防控关。抓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加强生活必需品保供,强化境外项目人员疫情防控,继续做好对外抗疫援助和防疫物资出口工作,确保境外输入疫情稳定可控。

  (二)下大力气抓招商引资。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突出重点开展精准招商。多方式开展招商宣传推介。开展投资促进活动。推进乡贤回韶投资。着力抓好跟踪服务,促进产业项目加快建设。

  (三)外贸进出口提质增量。做好“粤贸全球”中国商品境外展览平台和广交会、进博会、粤澳名优商品展览会等重要境内线上线下展会的组织工作,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以外贸新业态为突破,促进外贸产业升级。摸清外贸底数,推动推动贸易本地化。

  (四)持续推动商贸市场繁荣。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打造高品质商业步行街和特色商圈,大力改善消费环境。挖掘新增限上批零潜力企业。加强重点批零企业服务。

  (五)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孵化发展直播电商新业态。培育本地跨境电商主体,积极申报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六)深入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和市场体系建设。以项目为抓手促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扎实稳妥推进南郊蔬菜批发市场和三鸟批发市场关闭疏解。推动5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加强与广州商贸物流企业、相关行业商(协)会联系,积极开展商贸物流产业招商。

  (七)全面提升通关便利化。复制推广广东省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外贸新业态承载主体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建设。

  (八)全面加强商务系统自身建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整治“四风”问题,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增强新时代商务干部创新开放型经济发展、创新内贸流通发展、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的本领。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