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中共韶关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 > 党史地方志工作

【作品征集】2022年“多彩乡村 弘扬岭南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如约而至

时间:2022-06-02 09:55:14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关键的一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挖掘利用广东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乡村振兴实践成果,开展地情教育、思政教育,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组织开展2022年“多彩乡村 弘扬岭南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

  多彩乡村 弘扬岭南文化

  二、活动宗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利用广东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乡村振兴实践成果开展地情教育、思政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教师、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人员、社会人士深入广东乡村调研,鼓励港澳青年学生参加,以多种形式记录广东乡村历史、文化传承、精神风貌、建设成就,让乡村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积极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进一步增强文化底蕴和爱国爱乡之情,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谱写新时代精彩篇章。

  三、活动内容

  深入广东乡村调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群众办实事。以多种作品形式展示活动成果,宣传推介乡村形象,服务乡村发展。

  (一)作品形式

  微视频、调研报告、摄影作品、诗歌、书法、国画。

  ()调研对象

  1.传统村落与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包括历史文化村、传统村落、古村落等,展示村落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古驿道、古村落保护和活化利用;村落的传统节日、文物古迹、特色非遗及传承人、特色物产、特色技艺、特色建筑、美景美食、特色传统体育项目等,挖掘、推介多姿多彩的岭南优秀传统文化。

  2.特色村落和乡村振兴典型村:包括全国和广东文明村、美丽休闲乡村、特色产业村、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治理示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等。展示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现代治理和人民幸福生活,港澳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创新创业探索等,反映广东乡村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成果。

  3.党建引领乡村发展和乡村红色文化。展示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等,展现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展示乡村革命传统、英雄故事、红色遗迹,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调研乡村可参考《2022年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对象指引表》。具体内容请查看活动专题网页:https://m.nfapp.southcn.com/specialPage/34348/6414424/index.html

  2022年“多彩乡村 弘扬岭南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专题页面二维码

2.png

  (三)作品要求

  1.作品主题鲜明,积极向上,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线,传承好、发扬好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展示新时代的乡村深刻变化和开创性实践、标志性成果,展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及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成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特色突出;角度新颖、言之有物;观赏性和传播性强;各类型作品的调研对象须为广东乡村或与乡村相关的历史文化; 以适当的形式对相关村落的位置、历史、建置沿革、人口、村落特点等作简要介绍。

  2.微视频可为纪录片、叙事片、宣传片等。视频时长1—3分钟,配有旁白、字幕和音乐,画质像素为1920×1080,格式为MP4文件;提交文件大小为50—100M的版本(保留高清版本文件,如活动需要另行通知提交)。作品必须配精炼标题,字幕采用简体中文,画面无水印、无角标;需附文字说明,包括拍摄地点、拍摄时间和200字以内的视频简介。

  3.调研报告要求选题符合实际,立场观点正确,调研资料丰富,叙述条理清晰,内容详实,意见建议有可操作性,正文字数在5000字以内,可附相关图表和调研材料;提交WORD文件和PDF格式文件(调研相关图片统一附在文中或文末,并附上相应文字说明,不计入正文字数)。

  4.摄影作品要求真实、清晰,每个作品提供反映相关主题的照片不超过8张,JPEG格式原图,每幅照片文件不小于3M,不超过10M。不接受电脑创意和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作品需附文字说明,包括拍摄地点、拍摄时间和200字之内的摄影简介。

  5.诗歌作品体裁限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不含排律,要求原创作品,新旧韵不限,但同一作品不能混用,作品内容为描述所调研的乡村。同时提交WORD和PDF格式文件。

  6.书法作品要求为毛笔书法。书体不限,作品单件画芯尺寸不大于四尺整纸(68cm×136cm),以竖式为宜,提倡自作诗、自编联,作品内容为描述所调研的乡村。提交作品清晰扫描件或高清版电子照片(不小于3M、不大于10M,格式JPEG)。作品需附文字说明,包括创作地点、创作年份和200字之内的作品简介(需保留作品原件,如活动需要另行通知提交);草书、篆书请附释文。

  7.国画作品单件画芯尺寸不大于四尺整纸竖幅(68cm×136cm)。提交作品清晰扫描件或高清版电子照片(不小于3M、不大于10M,格式JPEG),作品需附文字说明,包括创作地点、创作年份和200字之内的作品简介(需保留作品原件,如活动需要另行通知提交)。

  8.为进一步提升活动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各团队均须在活动中广泛使用本次活动标识,微视频在片头时展示,调研报告、诗歌在作品左上角或右上角的适当位置添加,摄影、书法、国画作品在作品右下方说明位置展示,活动标识在专题网页下载。

3.png

  活动标识式样

  9.作品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要求。

  10.所有投送作品概不退回。

  ()奖励机制

  1.面向参与作品分类别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

  2.面向参与单位、团体设立优秀组织奖。

  3.面向组织发动面广、参与团队较多的高校,设立优秀团队奖,由高校团委、学生会根据相关条件先行申报,再综合评定。

  评选工作委托第三方组织专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具体奖项数量视作品提交和单位、团队参与情况而定。奖励细则另行公布。

  ()作品提交

  1.参与作品发送至邮箱:sgfangzhike@126.com     

  2.活动组织单位需填报《2022年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品统计表》(附件1);各高校按要求填报《2022年“多彩乡村 弘扬岭南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团队申报表》(附件2)。

  3.提交作品时,应先将同类作品放进同一文件夹压缩成rar格式后提交,压缩包统一命名格式如下: 作品类型+作品名称+ 单位+作者(示例:微视频《石塘古村》XX大学张三)。

       4.作品和有关资料提交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31日。

  ()版权说明

  1.作品提交后,投稿作品的所有权归属主办方,主办方将对该作品享有除上述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外的其他著作权,具体为发表权、复制权、展览权、发行权、摄制权、广播权、放映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其他相关权益。主办方出于公益宣传目的,可在电视台、移动电视、网络电视、网站或其他媒体上合理使用该作品,无需支付报酬。

  2.参与者必须确保提供的作品具有原创性,不得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不得重复投稿。如因活动作品侵犯他人权利而引起纠纷、诉讼的,均由作品提交者负责,活动主办方不承担因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并将取消其参与资格及追回奖励。重复投稿的,将取消其参与资格及追回奖励。

  3.参与者一经提交作品,则表示同意接受本活动规则,如有任何违反及触犯,一切后果由活动参与者承担。

  4.其他未尽事宜,以主办方解释为准。

  联系人:丁亚娟,联系电话:0751-8883288,电子邮箱:sgfangzhike@126.com。


附件1:2022年“多彩乡村 弘扬岭南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品信息表.doc

附件2:2022年“多彩乡村 弘扬岭南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团队申报表.doc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