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革命遗址普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根据《关于开展广东省革命遗址大普查的通知》,韶关市革命遗址大普查于2019年9月全面启动,目前处于资料送审阶段。在前期普查和县级初审的基础上,韶关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召开全市革命遗址大普查复审会,于2020年5月6日至15日对全市革命遗址大普查资料进行集中复审。
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广旅体局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业务骨干组成的市革命遗址大普查工作复审小组,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对全市10个县(市、区)的革命遗址普查材料进行了审核验收。复审小组成员紧紧围绕遗址名称、历史由来、普查建议、遗址照片等提出了许多专业性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材料的修改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黄勤昌在复审总结时强调,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市复审小组的意见,认真研究落实,通过反复查证、修改和补充,提高准确率和权威性,力争按时保质完成普查工作。
据悉,韶关是一片红色土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韶关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韶关地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这些革命遗址内涵丰富、特点突出,涵盖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2010年全国革命遗址普查中,韶关拥有革命遗址287处,此次普查资料显示,韶关的革命遗址数量有望达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