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信访局 > 信息公开 > 通知公告

韶关市信访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2024-01-18 14:42:47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依法治市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与信访各项工作相结合,推动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聚焦理论武装,提高做好信访工作的法治素养。紧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作为局理论学习“第一议题”、常设议题,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对信访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2023年,先后召开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支部大会学习,以通读原文原著、二十大学习交流会、领导讲党课、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切实做到学深悟透笃行。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年度学法考试,干部职工参考率、优秀率均达到100%,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学法用法能力。

  (二)聚焦目标任务,推动信访工作取得实效。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一是强化宣传引导。认真开展《信访工作条例》落实年活动,以开展“五进五宣”为载体,开展专题培训和宣传活动,派发宣传资料,在全市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二是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工作。开展初次信访“专项督”“联合查”“回头看”“定期跟”,务求补短板、强弱项,截至目前,我市信访及时受理率和按期答复率两项指标均达100%。三是强化积案攻坚。结合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363”工作部署,扎实做好信访事项办理和信访问题化解,通过创新核查交办、包案跟办、定期督办、老案新办、条块联办等“五办模式”,按照属地和责任单位逐一核查并“双交双办”,齐抓共管、共同化解。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坚持“集中纠”与“常态治”、“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持续推进建章立制,把主题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补齐短板、堵塞漏洞,进一步健全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全面从严管理机制,不断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将巡察整改与主题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制定完善了8项内控制度和多项业务制度,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巩固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反弹,确保主题教育成果形成常态、实现长效。五是坚持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制度。引入律师参与群众来访接待工作,参与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对疑难信访问题和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由律师参与调处化解,充分发挥律师定纷止争和释法说理的作用,有效促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六是大兴调查研究。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瞄准韶关高质量发展的12个专题,我局领导班子成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系统观念,有针对性地研究确定4个调研课题,全部形成调研报告,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不断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落地落实。

  (三)聚焦法治建设,推进信访工作“五个法治化”。2023年来,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我局全面推进预防法治化,切实落实源头治理责任;推进受理法治化,做到分清性质、明确管辖,转办督办到位;推进办理法治化,对信访事项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按时处理到位;推进监督追责法治化,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公职人员坚决问责到位;推进维护秩序法治化,对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依法处理到位,为提升我市信访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四)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组织领导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我局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局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召开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局务会、支部大会等有关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主动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对法治建设工作亲自部署、过问、督促,将法治政府建设与信访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实,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年终述法制度,将本年度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依法行政、学法用法等情况纳入年终述职内容,充分发挥好在我局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存在的不足

  我局法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部分纠纷化解的主体和对象的法治意识不足。二是部分单位对于涉法涉诉信访化解工作的指引不足。三是部分群众有信访不信法的错误思想。

  三、下步打算

  (一)全面强化领导学法用法的法治观念。落实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把学习党章党纪和法律法规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组会议议题重要内容,并强化学习实效。积极谋划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注重通过法治实践,促进全局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从而进一步提升信访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化解信访矛盾、应对信访风险、推动工作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二)深入开展信访法治化宣传培训工作。一是要加大群众宣传工作力度。提高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群众,采取以案说法、张贴宣传标语等宣传方式,普及《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知识和政策措施。加强宣传宣讲,信访工作人员做好解释说明和宣传引导,使信访群众尽快了解“依法依规信访‘路线图’”具体内容和有关要求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形成全民依法信访的局面;二是组织机关工作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信访工作人员对信访法治化工作指南和“路线图”的熟悉掌握程度,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充分发挥第三方在化解信访矛盾中的法律专业作用。一是组织律师参与接访工作。开展律师参与接访工作,有利于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建设,能在信访“入口”引导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诉求、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由律师参与甄别并进行引导,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二是组织律师参与疑难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疑难信访事项往往涉及法律问题多。信访人提出复查复核申请后,也非常关注处理的公正性、合法性,由律师参与复查复核案件的受理、办理、化解工作,能提高复查复核信访事项办理的质量,更能得到信访人的接受与认可;三是引入人民调解组织参与信访矛盾化解。认真学习“枫桥经验”,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减少矛盾上交,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独特优势,将信访矛盾纳入社会矛盾纠纷预警排查范围,就地做好化解工作。

  (四)坚定不移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着力构建“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五个法治化体系,做到转办督办到位、信访事项按时处理到位、监督追责问责到位、违法犯罪行为及时依法处理到位。切实加强信访工作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坚持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解决,坚决落实诉访分离、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等各项制度,推动多元力量参与矛盾处置,最大限度把矛盾问题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