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博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统计局 > 统计数据

韶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06-03-23 11:47:00 来源:本站编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韶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韶关市统计局

2006321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一、综 

初步测算,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350.74亿元,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2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54.23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138.19亿元,增长13.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万元,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17.842.939.3调整为16.644.039.4,第一产业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1个百分点。县域生产总值146.9亿元,增长12.1%

韶关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3%。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1.2%,食品类上升2.1%,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5%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38.4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72.01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5.03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1.40万人。全市在岗职工25.39万人,减少0.36万人。其中: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9.7万人,增加0.2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831人,登记失业率3.26%。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138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6011人。全年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6794本,其中“4050人员1776本。据工商部门统计,年末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城镇私营单位和个体从业人员8.51万人。

二、农 

全年农业总产值91.19亿元,增长4.8%。其中种植业增长4.6%,林业下降1.2%,畜牧业增长6.7%,渔业增长4.7%。粮食播种面积254.2万亩,增长3.6%,粮食产量97.34万吨,增长6.9%。年末全市有林地面积133.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1.2 %,比上年扩大0.1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量6776.5万立方米,增长6.2%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9.9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8%;化肥施用量(折纯)83942吨,下降11.3%;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043吨,下降10.6%;有效灌溉面积86.4千公顷,下降3.5%。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5       比上年增长(%

粮食(万吨)                 97.34              6.9

  其中:稻谷                 80.90              8.2

蔬菜(万吨)                188.96             -0.2

甘蔗(万吨)                 29.27              3.4

花生(万吨)                 12.02              2.6

烟叶(万吨)                  3.13              5.0

水果(万吨)                 25.09             14.5

茶叶(吨)                   2106               6.0

蚕茧(吨)                   5667              11.0

肉类(万吨)                17.85               9.0

  其中:猪肉                14.97              10.1

水产品(万吨)               8.76               4.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36.62亿元,增长14.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达到45%,拉动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8%提高到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68亿元,增长14.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79.52亿元,增长17.1%;股份制工业增加值58.26亿元,增长20.4%;外商及港澳台工业增加值22.75亿元,增长8.8%。民营工业增加值25.76亿元,增长6.6%;县域工业增加值47.69亿元,增长21.0%

冶金、电力、烟草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8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76.3%。其中,冶金工业增加值43.17亿元,增长15.6%;电力工业增加值17.79亿元,增长22.8%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2005       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                 74.71           -43.0

成品钢材(万吨)            339.56            16.9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27.16             8.7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99.82            22.9

  其中:水电                 21.26            47.0

        火电                 78.56            17.6

水泥(万吨)                344.59            10.7

亲水箔(吨)                20146            -10.5

纱(吨)                    12788            -49.6

布(万米)                   1637            -33.0

糖(万吨)                   1.76             -19.2

卷烟(亿支)               160.14               5.0

  其中:一、二类烟          43.05             -13.0

啤酒(千升)                69669              -4.9

合成洗涤剂(吨)            15061             -16.5

人造板(万立方米)          18.64              17.6

化肥(折纯100%)(吨)      8166              -20.0

小型拖拉机(台)            15419              -1.1

 

工业产品销售收入383.39亿元,增长12.3%;利税总额48.74亿元,下降6.7%,其中税收总额32.05亿元,增长6.8%;利润总额16.69亿元,下降24.9%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7.61亿元,增长14.8%。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63家,完成施工产值28.32亿元,下降8.8%;实现利润0.41亿元,下降0.4%;房屋施工面积418.49万平方米,下降4.7%;房屋竣工面积192.61万平方米,下降0.8%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30.15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22.5亿人公里,分别增长8.5%10.4%。铁路货运周转量34.7亿吨公里,增长2.2%;铁路客运周转量23.1亿人公里,下降1.5%。年末公路通车里程9406公里,公路密度51公里/百平方公里。按路面类型分,高级次高级公路5208公里。按技术等级分,等级公路722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3公里,一级公路90公里,二级公路741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5.3万辆,比上年增长33.8%。其中私人汽车3.38万辆,增长33.6%。民用轿车拥有量1.38万辆,其中私人轿车1.06万辆。

等级航道311公里,其中六级航道97公里,七级航道214公里,码头29个,泊位69个,泊位长度7343,泊位年通过能力618万吨。

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2.7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81万户,增长5.7%。其中:市话56万户,增长8.1%;农话25万户,增长0.6%;移动电话112万户;小灵通18.2万户;互联网6.43万户。

2005年宾馆床位3万多个,三星、四星级酒店27家,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502.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35亿元。

六、贸易、外经

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141.64亿元,增长14.5%。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11.01亿元,增长14.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0.63亿元,增长13.3%。餐饮业零售额17.97亿元,增长16.0%

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77宗,下降42.5%;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577万美元,增长39.2%;规模以上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37.37亿元,增长18.0%。海关统计全年外贸出口总值33971万美元,进口总值58039万美元,分别增长11.0%8.3%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含外币)余额468.35亿元,增长15.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0元,增长14.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9.68亿元,增长7.7%,其中:个人中长期人民币消费贷款16.51亿元,下降0.4%。银行货币回笼9.6亿元。

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8560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2%。其中:财产保险16.41万宗、保费收入18837万元,分别增长27.9%12.6%;人寿保险保费收入66764万元,下降8.1%。全年支付各类赔款13947万元。其中:财产险支付赔款9530万元,增长38.8%;人寿险给付赔款4417万元,增长5.3%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44.8%,信息化进程达到全省中等水平。年末全市拥有省级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家,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8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70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省级农科创新中心24个。全年取得科研成果65项,其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获省科技进步奖,50项获市科技进步奖。全年实施“火炬计划”11项,其中国家级1项;“星火计划”25项,其中国家级2项。申请专利303件,专利授权114件,分别增长79.3%46.2%

全年减免7.04万名特困生书杂费,“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市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99.5%,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7.2%;小学毕业升学率99.5%,初中毕业升学率71.6%。全市共有幼儿园322所,在园幼儿6.17万人。全日制高等教育在校学生2.08万人,增长5.4%,韶关学院有12个专业获学士学位授予权。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21717人,增长5.8%;全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2509人,26107科次。    

全市各类教育发展情况如下:

          学校数(所)    新招生人数(人)     在校学生数(人)      比上年增长(%

                                                            

全日制高等学校      2              6191            20846             5.4

中专学校            5              1934             5737            -2.6

市属技工学校        8              5768            15894             3.3

职业中学           19             11893            27491            35.5

普通中学          193             75896           223434             1.6

    其中:高中     33             20883            55342            14.0

          初中    160             55013           168092            -1.9

              990             40915           290860            -5.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各类专业艺术团体10个,文化站108个,文化广场12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藏书量74万册,博物馆9个。卫星地面接收站点545个,微波线路总长354公里,广播电视微波站16座,电视发射台7座,广播调频发射台11座,有线电视用户37.04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6.7%,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6.8%。《韶关日报》发行4万份,《韶关广播电视周报》发行1.1万份,《南叶》杂志(月刊)发行3万份。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747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医院、卫生院188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01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839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12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221人,注册护士4269人。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45.1%。乡镇卫生院121个,床位1466张,卫生技术人员2085人,乡村医疗点1396个。农村改水人口累计受益率96.1%,自来水普及率59.8%;农村居民卫生户厕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73.1%80%。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初步建成,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覆盖率达到86%。碘盐合格率100%,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91.3%。全年无偿献血2.37万人次。

在全国十运会比赛中,韶关田径运动员杨晓翠获得4X400第一名、800个人第二名,赛艇运动员谭美云获女子轻量级4人双奖2000第二名、双人双奖2000第二名;省少年锦标赛上,韶关获3616铜。举办了2005年亚太汽车拉力锦标赛“西铁古”中国(韶关)拉力赛、韶关市第三届“市长杯”羽毛球公开赛、韶关市网球公开赛、韶关市第二届社区体育运动会、元旦环市跑、“税务杯”篮球联赛、京珠北“高速公路杯”乒乓球排名大奖赛、全民健步行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体育运动的发展,全市7个县市都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全年销售体育彩票4682万元,公益金收入421万元。

十、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据国土资源局统计,全市土地面积184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1万亩,园地44万亩,林地2143万亩。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中:煤13115万吨,铁矿石3924万吨,铜64万吨,铅174万吨锌354万吨,钨19万吨,钼7万吨,锑7万吨。

全市建立环境监测站9个,各类环境监测专业人员111人。全年用于环境污染防治项目投资3.27亿元,完成环境污染防治项目118个。全市建立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3个,其中国家级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0.81万公顷。韶关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6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7%

工业废水排放量14665万吨,排放达标量13208万吨,达标率90.1%;工业烟尘去除量722万吨,烟尘控制区面积99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环境噪声达标面积69平方公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0%;固体废物利用率为59.5%

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844.42万吨标准煤,下降4.2%。其中:煤炭消费量644.25万吨,增长5.6%;焦炭149.12万吨,下降12.9%;电力43.57亿千瓦小时,增长5.5%。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7.36吨标准煤,比上一年下降16.4%

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81起,死亡413人,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2.4%24.1%,直接经济损失1998万元,下降18.9%。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18人,下降33.7%;火灾事故82起,下降35.9%;死亡6人,增加3人;道路交通事故558起,死亡361人,分别下降30.5%20.3%,直接经济损失1004万元,下降9.7%;工矿商贸企业事故41起,死亡46人,分别下降35.9%47.7%,其中煤矿事故13起,死亡17人,分别下降55.2%66.7%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92.26万人。户籍人口318.6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6.10万人;农业人口192.5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7万人(计生口径),出生率11.59‰,人口自然增长率6.4‰;死亡人数1.65万人,死亡率5.19‰。

据居民家庭抽样调查,韶关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69元,比上年增长14.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9%;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8286元,增长12.7%。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40%。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214元,增长11.2%,其中市县区属14734元,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3738元,实际增长5.9%

全年城乡竣工住宅面积243.7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9%。其中: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27.77万平方米;城镇竣工住宅面积116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网扩大。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2.06万人,增长1.2%;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4.52万人,增长4%;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5.53万人,下降14.6%;参加工伤保险15.12万人,下降6.8%;参加生育保险12.40万人,下降6.7%。全市享受社会养老待遇的离退休人员7.56万人,比上年增长5.3%。社会保险基金全年征缴67370万元,增长17.2%;医疗保险基金全年征缴35838万元,增长16.6%

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机构120所(敬老院108所,社会福利院12所),床位3523张,在院人数2319人。全市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7个。全部乡镇、办事处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52万人,其中城镇居民享受人数2.84万人。全年发放保障资金3307万元,有113.57万人次受益。全年发放救灾救济资金2975万元,救济物资折款642万元,累计救济32万人次。年末社会福利彩票销售网点234个,从业人员468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968万元,筹集社会福利基金3838万元,比上一年增长46.7%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含义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其他所有制工业。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