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北江流域中上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面积18385平方公里。行政分区统计市区(含浈江、武江、曲江三个市辖区),乐昌、南雄两县级市,始兴、仁化、乳源、翁源、新丰等五个县。韶关市境内主要江河有浈江、武江、南水、滃江、北江干流及新丰江,水资源分区划分为浈江、武江(中下游)、北江上游、滃江、连江(连江中游支流黄洞河、波罗河)、新丰江(上游)、桃江和章江(长江流域)等八个四级水资源分区。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682.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309.2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79.9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44.05亿立方米。
韶关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除新丰江上游约1240平方公里集雨面积外,其余几乎均属北江水系,浈江、武江从东西两向贯穿市区,呈羽状汇入北江。全市集雨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8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4条,其余大小支流呈叶脉式密布。市内各大小支流,都源于高、中级山地,且切割很强,两岸壁立的峡谷甚多,水流湍急,河道比降陡,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北江上游浈江和北江一级支流武江是韶关市的两条重要河流,浈江于韶关市区河西尾纳武江后,始称北江干流。
一、北江
北江发源于江西信丰石碣大茅山,其上游称浈江。浈江集雨面积7554平方公里,总长211公里,流经南雄、始兴、韶关市区和曲江区。浈江于韶关市区河西尾纳武江水后始称北江干流。北江干流出韶关市区后折向南流,至孟洲坝与南水相汇,然后向南直下,沿途不断承纳翁江、连江等大小支流,最后至三水思贤滘进入三角洲网河区。北江全长468公里,总流域面积为46710平方公里,我省境内为42879平方公里,我市境内约为17299平方公里,上游湖南、江西两省境控制北江流域面积为3831平方公里。
以马径寮站为控制,北江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148.3亿,其中过境水量为26.8亿m³,最小年径流58.0亿m³,枯水年(P=90%)为87亿m³,浅层m³地下水为33.7亿m³。最大实测流量为8110 m³/秒(出现于1968年6月23日),最小实测流量为46.3 m³/秒(出现于1963年9月4日)。浈江以长坝站为控制,最枯流量为15.4 m³/秒 (出现于1963年)。
二、墨江
墨江是北江上游一级支流,位于始兴县境。由南向北流经隘子、司前、顿岗、始兴县城后,再从东向西于江口汇入浈江。流域面积1367平方公里,河长89公里,坡降2.38‰。流域内多为中低山,凉口以下属丘陵盆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质主要有砂岩、页岩、花岗岩、石灰岩等。上游河道弯曲坡降大,林木繁茂,是木材重点产区之一;中下游河床平缓,是主要粮产区。因河床上陡下缓,涨水水势凶猛,集流快,故始兴县城一带的小平原汛期常受洪水威胁。新中国成立后查测最大洪峰流量3030秒立方米(1976年6月9日),最小流量为2.26秒立方米(1977年3月19日)。墨江水量丰富,有利于工农业发展。
以始兴县城墨江桥为控制,墨江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12.7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2.94亿立方米,保证率P=90%时径流量为6.77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为2.46亿立方米。
三、锦江
锦江发源于江西省崇义县竹洞,全河纵贯仁化县境,由北向南流经仁化县的高洞、木溪、长江、仁化县城,至仁化县江口汇入浈江。流域面积1913平方公里,河长108公里,坡降1.7‰,总落差1061米,多年平均流量45.1秒立方米。河流两侧分布的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扶溪水、城口水、大麻溪、黎屋水及董塘水等5条。河流多在险滩峡谷中通过,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四、武江
武江是北江流域的一级支流,它位于东经112°23′至113°36′,北纬24°46′至25°41′之间。武江发源于湖南省临武县三峰岭,流经湖南省的临武县、宜章县、郴县、桂阳、汝城等五县和广东省的乐昌、乳源、韶关市区,于韶关市区沙洲尾注入北江。武江全河长260公里,流域面积7097平方公里(其中湖南省境内河长92公里,流域面积3480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坡降0.91‰,总落差123米。
武江主流在广东境内坡降较陡,平均坡降1.27‰,流速大,洪水传播时间快,流域地势高峻,含沙量较少,是弯曲型的山区河流,洪水期坪石、乐昌、曲江、韶关市区等地的沿河农田、村庄常受洪水威胁。乐昌峡河段位于武江中游,坪石与乐昌之间。峡谷自罗家渡至张滩全长41公里,天然落差54.0米,平均坡降1.31‰。乐昌峡河段属峡谷河段,河道曲折,河面狭窄,两岸沟壑纵横,且河道切割较深,滩多水急,有“九泷十八滩”之称,旅游部门在这河段进行橡皮船漂流旅游活动。乐昌至韶关河段较平缓,坡降0.59‰。
武江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61.2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量22.5亿立方米,枯水年(P=90%)为32.4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为22.6亿立方米,本地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为7.92亿立方米,最枯流量为12.3立方米/秒(出现于1966年)。
五、滃江
滃江发源于翁源县船肚东,是北江较大支流之一,集雨面积4847平方公里,属本市境内控制的面积为2703平方公里。河流由东北向西南流经连平、翁源至英德市区东岸嘴汇入北江。沿河除两岸狭窄盆地平原外,皆为崇山峻岭。地质多为石灰岩及花岗岩,岩质坚硬,水土流失少,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3公斤/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为68万吨。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雨量上游翁源站1693毫米,中游滃江站1850毫米,下游长湖站2056毫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大,河床陡,水力资源丰富。
滃江是沙石质河床,河槽相对稳定。洪水常出现于4~6月,流域地势高,河床陡,洪水传播快。如1964年最大洪水,从起涨至落平历时38小时,属暴涨暴落山溪性河流,故沿河两岸农田受山洪暴发影响大。
滃江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3.4亿立方米(其中有3.85亿立方米为过境水),枯水年(P=90%)为11.9亿立方米,本地浅层地下水为4.92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为5.37亿立方米,最小实测流量3.5秒立方米(以滃江站为控制)。
六、南水
南水河发源于乳源县的五指山安墩头,流经龙南、乳源县城,于龙归和龙归水汇合,再经曲江区孟洲坝汇入北江。全流域集雨面积为1489平方公里,在乳源县境内为869平方公里,全长104公里,坡降为4.83‰。
流域内有大型的南水水库,控制面积为608平方公里,总库容为121500万立方米;中型的泉水水库,控制面积189平方公里,总库容为2160万立方米。
南水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13.4亿立方米,枯水年(P=90%)为7.37亿立方米。本地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为3.77亿立方米。以乳源县城为控制,最枯流量实测为0.149立方米/秒。
七、南花溪
南花溪发源于湖南省宜章市莽山白公坳,是武江一级支流,集雨面积为1188平方公里,其中属乐昌市境有304平方公里。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至乐昌市水口汇入武江。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9.74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为7.25亿立方米,本地浅层地下水为0.644亿立方米。
八、新丰江
新丰江发源于新丰县小正镇的崖婆石(即王母点兵),属珠江流域的东江水系,集雨面积为5813平方公里,本市境内集雨面积为124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18.36亿立方米,过境水量5.57亿立方米,枯水年(P=90%)为10.79亿立方米,最小年为4.27亿立方米。
除上述八大河流外,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的河流还有54条,详见表1。主要分布在浈、武江两侧,翁江和北江干流也有部分,这些支流水资源很丰富,多年平均河川径流可达144.8亿立方米,占北江在本市范围内产水量的71%,另外,本市河流流出广东省境外的集雨面积有:汇入章江89平方公里,汇入桃江150平方公里,以上两江均属长江流域。
表1 韶关市主要河流情况表
河流 名称 | 河流 级别 | 发源地 | 河口 | 集雨面积 (平方公里) | 河长(公里) | 坡降(‰) |
北江 | 干 | 江西省 石溪湾 | 三水市 思贤滘 | 46710 | 468 | 0.254 |
墨江 | 1 | 始兴 棉地坑顶 | 始兴江口 | 1367 | 89 | 2.38 |
锦江 | 1 | 江西省 崇义县竹洞 | 仁化江口 | 1625/1913 | 104/108 | 1.71 |
武江 | 1 | 湖南临武 三峰岭 | 韶关市 沙洲尾 | 3617/7097 | 152/260 | 0.91 |
南花溪 | 2 | 湖南宜章 莽山白公坳 | 乐昌水口 | 304/1188 | 30/117 | 3.36 |
南水 | 1 | 乳源安墩头 | 曲江孟洲坝 | 1489 | 104 | 4.83 |
翁江 | 1 | 翁源船肚东 | 英德东岸咀 | 2703/4847 | 92/173 | 1.24 |
新丰江 | 干 | 新丰县 王母点兵 | 河源 | 1240/5813 | 163 | 1.29 |
注:集雨面积栏及河长栏有用分式表达者,分子为本市范围内的数,分母为全流域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