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水务局 > 工作动态

摸清风险隐患底数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时间:2022-04-28 16:19:20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摸清风险隐患底数,保障安全心中有数。” 一年来,一批批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员的身影出现在韶关市大小水利工程现场。自2021年水利部、省水利厅部署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以来,韶关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克服防汛抗旱任务重、普查经费短缺等影响,扎实开展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水旱灾害致灾和洪水重点隐患调查,下一步配合省开展评估区划工作。

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专题研究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将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作为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项重点工程”的第一项也是基础性工程,强调要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水旱灾害风险普查作为其中的重要一项,对于摸清水旱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水旱灾害抗灾能力,客观认识水旱灾害风险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此次韶关市水旱灾害风险普查范围包括全市10个县(市、区)及市级,涉及792宗水库,53宗水闸,74段堤防,999宗小水电、524宗山塘(高坝山塘和屋顶山塘)。

充分发挥市级统筹协调作用。韶关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塘、水库、小水电数量在全省各市中位居前列,风险普查专业性强、指标复杂、任务重、难度大。韶关市水务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调动各级水行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镇村干部共同参与到普查工作,保障普查工作推进力度;为保证普查成果质量,统一流程标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普查进度,力促市县确定同一技术支撑单位,实现“全市一盘棋”。

内业调查与外业核查“双管齐下”。韶关市水务局邀请省级技术专家,全过程参与全市10个县区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普查人员在内业调查、外业核查两个方面的技术水平。山塘、小水电外业核查耗时多,且很多小水电为私人业主所有,工程参数漏缺多,调查难度大,工作组采用RTK进行了现场测量复核,市局也派出调查队伍深入镇村,协同开展水旱灾害风险隐患调查;在内业方面,从多个维度对数据进行质检审核,充分参考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表、河湖划界成果图和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等历史资料,严把成果质量关。

优化普查工作填报与审核方法。加强与韶关市水文分局的合作,完成了全市的洪水灾害致灾调查;充分调动基层力量,号召镇街一级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参与到普查工作中,使用移动APP进行预填报;技术支撑单位通过现场调查与内业核查,确保每宗工程现场调查全覆盖,把握时机全面修正历史数据中的错漏,有效确保了我市普查成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2022年,韶关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将运用好普查成果,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普查成果在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服务韶关市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综合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工作,切实提高防灾减灾和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