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韶关各项“放管服”举措落地生根生效,促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破解“放管服”改革的“中梗阻”难题,2018年上半年,根据广东省审计厅的统一部署,韶关市审计局对2012年广东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韶关市“放管服”改革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实施中,韶关市审计局以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周密部署、勇于创新、精准发力,创新取证调查方式,大量收集样本,获取翔实的数据信息,并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找出了韶关市“放管服”改革推进中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制度问题,为地方党委政府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供了重要着力点,审计工作得到了韶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市委书记莫高义作出重要批示:“审计工作做得好,为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供了重要着力点,请市政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明确改革目标、工作措施,市改革领导小组适时专题研究;此材料请政研室存研”。市委副书记、市长殷焕明批示“请各部门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识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性,切实落实到位,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各分管市领导要加强检查督促。市审计局要紧盯不放。7月中下旬市政府要集中听一次汇报”。2018年6月23日韶关市委书记莫高义在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对韶关市审计局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谋划开展“放管服”改革推进情况审计的做法进行了表扬。
一、主动及早谋划、周密部署,为“放管服”审计调查打好坚实基础
一是主动及早谋划、吃透政策。2017年6月28日韶关市委书记莫高义参加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分组讨论时指出,韶关要优化营商环境,完善软硬环境,提高服务意识,构建更低的营商成本、树立更强的服务意识、打造更高的行政效率。根据这一要求,韶关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大川提出“人民关心什么,党委政府关注什么,我们就审什么”,立即着手谋划2018年“放管服”改革推进审计的准备工作,多次召集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研究,认真研读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主动研究中央、省、市“放管服”改革政策文件,并在2017年底研究2018年审计项目计划时,提出了将“放管服”审计调查作为重点项目,结合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一同进行的思路。
二是周密研究部署、精准发力。2018年3月,在省审计厅召开“放管服”改革推进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工作部署会后,陈大川同志立即组织召开局长办公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和周密部署,要求审计人员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韶关营商环境难题为出发点,以找出影响韶关经济发展、政策落实“中梗阻”问题为目标,围绕韶关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韶关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
三是提高政治站位、配强审计组。为高质量完成“放管服”审计调查任务,在审计力量严重紧缺情况下,树立全省一盘棋的大局意识,集中全局力量,精心选出12名业务水平高的骨干,组成专项审计调查组,其中具备中级以上称职6人,审计署计算机中级水平3人,为全面高质量地完成专项审计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此举得到广东省审计厅的充分肯定,在2018年第2期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工作动态中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勇于创新、加强管理,确保“放管服”审计调查顺利进行
一是创新组织方式,提升审计效能。除了精心挑选12名业务骨干组成专项审计调查组,专职负责“放管服”审计事项调查外,创新将“放管服”审计调查内容和事项参透到2018年度各项审计项目中,要求2018年各项审计项目必须将“放管服”改革审计调查事项列为重点关注内容,按照“放管服”专项审计调查组的要求做好取证收集工作,充分利用同级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审计资源和审计成果,有效集约使用了紧缺的审计资源,节约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效率。
二是注重实施方案编制,确保符合实际。韶关市审计局在认真研究广东省审计厅审计工作方案的基础上,注重结合韶关市“放管服”改革推进工作实情,深化本地区审计实施,突出自选动作,明确和细化责任分工、各时间节点的进度要求,确保专项审计调查的稳步推进。
三是注重实施方案落实执行,把准审计方向。韶关市审计局创新建立了每周定期汇报制度,严格方案落实执行情况的检查。局领导坚持定期召集“放管服”专项审计调查组的12名成员以及同级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负责跟踪落实“放管服”审计调查事项的审计人员进行集中汇报,及时掌握每一名审计人员的工作进展,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每一名审计人员时刻紧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韶关营商环境难题为出发点,找出影响政策落实“中梗阻”问题,揭示部门单位履职不到位问题,严把审计方向不走偏。同时,加强了向广东省审计厅报告工作的制度落实,及时向广东省审计厅报送审计问题线索和相关表格,对“放管服”改革推进审计调查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向省审计厅请示报告,获取最新政策信息,确保审计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注重数据分析、对标先进找差距,为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供重要着力点
一是注重调查取证、确保数据翔实。审计调查重点关注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韶关市营商环境优化、投资审批改革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商事制度改革落实、收费清理改革落实等方面的情况,突出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不动产交易登记、行政审批等重点环节,审计调查了市编办、发改、规划、国土、环保、住管、工商等14个部门单位。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观察、查看流程、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加强了对企业一线的取证工作,延伸审计调查企业及其他部门单位94家,召开座谈会17次,发出审计调查表245份,发出调查问卷70份。通过审计人员昼夜奋战,内外审计调查,获取了翔实的数据信息,准确找出“放管服”改革推进中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制度问题。
二是对标先进找差距。在取得大量而翔实的数据、信息和事例的基础上,注重纵向和横向对比,通过对标先进地区的做法,找出韶关市“放管服”改革推进工作中的差距,使隐藏的问题得以显现。审计调查发现,全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职业资格改革等方面仍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韶关市审计局针对审计调查发现的违规问题,已向13个部门单位出具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函。
三是注重原因分析,提出合理建议。通过对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原因分析,找出问题的责任主体,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创新行政服务模式,实现“最多跑一次”;学习借鉴国内省内地区新理念和好经验,提高全社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投入,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夯实“放管服”改革工作基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推进韶关营商环境建设,全面提升群众、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及强化考核监督”等5个方面的审计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