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度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审计中,市审计局拓展审计思路,借助“大数据”开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和水平,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整理导入企业养老业务数据,做好数据分析基础工作。由于有计算机基础的审计人员大多只熟悉SQL Server数据库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的业务量大等原因,会出现审计人员无法查看数据或查询长时间无响应等问题。审计人员要求被审计单位导出养老保险基金业务数据的备份文件(dmp文件),包括涉及参保人员的个人信息等基础表及其它辅助表,用Oracle的imp命令将dmp文件还原到服务器中,再将数据导入到数据分析平台新建的SQL Server数据库中,审计人员通过客户端连接数据分析平台(服务器)来执行查询脚本,从而解决了数据库版本选择、运算能力等问题。
二是分析企业养老保险业务数据,对照政策法规,查找违规行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不仅覆盖面广,涉及到缴存单位和职工个人等方方面面,而且政策性强,业务信息化集成度高,社会关注度高。审计人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文件,分析企业养老保险政策的内部逻辑,构建审计分析模型,编写查询语句,发现重复领取企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未达到规定年龄领取待遇、退休人员没有缴费历史领取待遇等问题疑点。
三是使用行业数据寻找相关的线索和突破口。审计组积极挖掘和构建企业养老保险金与行业数据间潜在的关联。比如:一是通过关联公安部门的因死亡注销的人员明细,发现社保系统与公安部门存在身份证重号、参保人死亡后继续领取养老待遇等问题;二是通过关联工商部门提供的注册企业明细表,查出工商注册企业未按规定参保等疑点;三是通过关联同期住房公积金缴交明细,发现部分企业职工的单位部分按照个人灵活就业的比例(12%)参保缴费;四是通过与民政低保的数据进行比对,发现低保人员领取养老待遇的疑点。
(韶关市审计局 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