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至4月,市审计局组织开展了对韶关市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市环保局”)及下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市环境污染控制中心、市环境信息中心等三个单位系统全覆盖审计,审计取得了明显成效,审计报告得到了市领导和市环保局的高度重视,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作出批示。此次审计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市审计局组织审计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中的“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未来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总部署,以及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在污染防治方面,要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促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精神,要求审计组充分认识此次审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此次审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审计在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方面的国家治理作用。
二、领导重视,靠前部署
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对市环保局及下属单位系统全覆盖审计。在年初制定项目计划时,就将此项目作为市级重点项目。自审计进点以来,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大川高度关注此项目的开展情况,多次在全局大会、工作会议、公文批示上,对市环保系统全覆盖审计项目作出重要指示,并及时听取审计工作情况的阶段性汇报,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调整偏差和不足,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毛考清副局长先后六次深入审计现场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协调,同审计组一起排时间、排任务,共同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为全面完成现场审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方案统领,扎实推进
一是认真开展审前调查,为编制审计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审计方案的统领作用,切实解决审计方案与审计执行两张皮的问题,审计组开展了详细的审前调查,通过开展座谈、查阅三定方案、部门预算批复情况、近年来工作总结、财务报表、部分专项检查结果及整改资料、环境信访工作总结等资料,并通过市环保局门户网站、韶关市网络问政平台等途径,初步了解了市环保系统工作开展情况。根据以上工作所了解的情况,形成了《调查了解记录》,并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评估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为编制审计方案奠定了基础。
二是局领导认真审核把关审计方案。局领导召开专题局长办公会议,研究讨论《对市环保局及下属单位系统全覆盖审计工作方案》(初稿)。局领导对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重点等内容认真审核把关,提出修改意见,并要求审计组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审计方案的要求组织开展审计工作。
三是实行销号和督办相结合。审计组对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做了具体的分工和责任区分,细致安排每天的工作进度和内容,形成了《审计方案确定审计事项销号表》,对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的落实情况实行销号制管理,并密切跟踪审计组审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对重点审计事项及时做出指导和跟进,确保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不漏项、不缺项,严格把控审计工作进度。
四、着眼履职,五个关注
一是关注部门在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环境保护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履行本系统有关职责,推动我市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情况。对照中央、省对我市的部署情况以及市委、市政府印发的《韶关市2017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方案》、《韶关市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整改方案》、《2017年韶关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韶关市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施方案》等部署环保工作的文件规划、方案、制度、公报、报告等资料,重点审查市环保局是否履行了环境保护责任,有没有履职不到位,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二是关注有关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重点审查节能减排责任书、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等工作的完成情况。审查节能减排数量及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是否与计划目标一致,是否完成目标责任。此外,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区域内环境质量(含水体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变化情况,看环境质量有没有变差。
三是关注环境监测工作。根据环境质量季报、省控以上重点源数据季报、国控重点源监督性监测季报、环境状况公报和环境状况年报、监测站点的设置等,查看市环境监测中心对环境质量的监测情况;关注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审查市环境信息中心远程监控系统、在线实时监控是否存在无流量数据显示、系统故障、系统功能不稳定等问题,关注监测中出现的异常数据以及环境质量在线监测数据和手工监测数据的差异,反映监测的有效性。
四是关注环境保护监管情况。根据上级环保部门督察督办情况、专项审计或检查的结果、《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结果的通报》、《环境信访报表》、整改情况等资料,重点查看市环保系统执法履职情况,结合上级环保部门下达的督办事项和本级政府的督办事项,查看污染纠纷来信、来访、网络问政等工作的处置情况,审查涉环保问题矛盾纠纷事项,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审查环保系统是否认真履行了监管职责,有没有失职渎职行为发生。
五是关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市环保部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制度、审批流程、审批时限以及环评审批事项登记台账,审查对于建设项目是否实行严格环保准入制度、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库的管理等情况。(韶关市审计局 褚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