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韶关市市场监管局以部门整合为契机,认真履行监管工作职责,突出食品安全监管,突出产品质量监管,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着力营造环境整洁、划行归市、亮照经营、文明守法、食品安全、消费安全、秩序井然的市场环境,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深入推进全市农贸市场综合治理和升级改造工作,取得切实成效。
2022年,韶关南雄市光明市场、新城市场和始兴县司前市场、澄江市场等4家农贸市场被列入“省民生实事”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任务,其升级改造建设工作已全面完成,市场已全部投入经营。截至目前,韶关全市的148家农贸市场中已有105家完成了升级改造,为广大市民打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智慧便民、供应稳定的现代化民生市场。
一是强化升级改造工作指引。根据《广东省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指导规范(试行)》,制定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相关工作指引,督促各县(市、区)局指导每个农贸市场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市场升级改造具体方案,形成“一场一策”。召集工作推进困难的县(市、区),及时研究解决推进市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遇到的各类问题,统一市场建设标准、环境卫生、市场管理等标准规范。
二是强化亮照亮证经营监管。以问题为导向,注重长效管理,提升市场经营秩序和食品安全质量。市场监管部门督促市场内商户按统一规范标准把相关证照悬挂在摊位醒目位置,对整治中发现部分问题的督促现场整改,并通过换发执照、许可证期间指导商户规范亮证(照),创建让市民舒心和菜农安心的市场经营环境。
三是强化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市市场监管局多管齐下,加强辖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2022年,印发了《韶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市售食用农产品“索证索票”监管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源头监管和市场准入。督促指导市场经营户如实做好进销货台帐,确保经营户“一批次一查验”,同时,强化抽检工作,在全市50家农贸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筛快检工作,每年完成食用农产品不少于19.44万批次的快筛快检。投入419万元建成并投入使用15个规范化食品快检室,有效提高了快检的靶向性和覆盖率。2020年以来,全市快检食用农产品502881批次,其中不合格2290批次,任务完成率超额达100%以上,为全市人民群众营造了良好的食用农产品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