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周女子班成立于2000年,主要负责仁化公路局管辖的重点路段国道G106线广东桥(广东省与湖南省的交界处)至县城段的养护工作。至今有十几个年头,成立之初有十二位养护工,也就是被誉为仁化公路“十二朵金花”的“铁姑娘”。说她们“铁”是因为她们不畏辛劳,用双手和汗水把仁化公路养护成粤北山区一流的公路,这里还流传了一段关于她们“铁”的佳话。
有一次水毁塌方,一块重达2吨的巨石从边坡滚下,正好堵住排水沟,只有把它搬掉才能消除公路危害,要搬掉它在当时来说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化整为零、一铁锤一铁锤凿开,这无疑是愚公移山。当时的老班长徐芳菊二话不说拿起大铁锤就往石头上砸去,一铁锤接一铁锤地凿,凿动了仁周女子班姐妹们的心,她们争先恐后地轮流挥动大锤,不顾手臂酸麻,虎口开裂,不顾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最终“肢解”了这“拦路虎”,及时确保了公路的安全畅通。你看看她们的那双手,这哪是女人的手啊?这一双双布满了伤疤的手,新伤贴着旧伤,疤痕交错,伤痕累累。老班长徐芳菊说,比起公路的畅通,人们出行的便利,这点小伤算得了什么。多么淳朴的话啊,体现了养护工们不怕苦、不怕累、踏实肯干“铁”的精神。于是,“铁姑娘”的称号不胫而走。
仁化县地处山区,养护的都是山区公路,“养好公路,保障畅通”是公路养护的中心工作,当时养护的公路绝大多数是泥沙路,只有少数水泥路、沥青路。当时的养护工作主要是以手工作业为主,劳动工具主要是锄头、铁铲、镰刀、扫帚、木制人工刮沙板等。公路养护工作脏、苦、累、险,是重体力活,全靠手工完成,也是公路工作中最艰苦、最繁重的工种,曾令多少男儿汗颜,何况是一群弱女子?做好养护工作已是不易,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更是难上加难。可是这群“弱女子”,却在公路上不分寒暑、不论刮风下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辛勤劳作。她们经常加班加点、起早贪黑地奋战在公路上,特别是修补沥青路面时,中午不停歇,连续作业,因为在修补沥青路面时气温越高,效果越好,吱吱做响的沥青和火辣辣的夏日,热浪灼人,一干就是一整天。除此之外,铲水沟,清涵洞,修剪绿化带等样样不轻松,但她们都能一一克服困难,全心全意的养好路、护好路。
仁周女子班养护的公路,一个来回就有近百公里,而且还是手工作业,除草、清理水沟、扫路面等,因此,为了节省时间,养护工们不论寒暑,午饭都是自带干粮或饭菜的,走到哪,干到哪,就在哪吃冷饭冷菜或干粮,有时为了赶活,还要干到华灯初上才能回家,名副其实的早出晚归,这样就无法照顾自己的小家庭了。经常有姐妹抱怨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孩子等,直到有一次徐芳菊(其丈夫在乡镇上班,周末才回家)的9岁女儿独自在家做午饭时被烫伤,且伤得不轻,任何一位母亲在得知此事后都会心急如焚,徐芳菊也不例外,但她没有马上赶回家,而是打电话拜托邻居帮忙带孩子去医院治疗。她说:“谁不想在家做一名好主妇呢?可是,在工作面前,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公路面前,我们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了。”正是这件事,使大家由衷地佩服她,姐妹们再也没有怨言,都安安心心的努力工作,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努力克服困难,一次又一次迎难而上,出色地完成了养护任务。在局每月养护生产检查和技术比赛中,她们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且年年超额完成各项养护指标,好路养护达标率100%,优良路养护达标率100%。看着车辆平安畅通地行驶在自己精心养护整洁而美观的公路上,大家都感到无比欣慰。
这群“铁姑娘”就这样默默地把青春奉献在仁化公路上,一干就是十几年,她们先后结婚成家,由姑娘变成了新娘,再变成了母亲,但她们还是十几年如一日,干一行、爱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地坚守在仁化公路上,为仁化公路舒适美观、平安畅通贡献了青春,贡献了力量。正是这帮“弱”女子,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了不“弱”的成绩,她们做着平凡的工作,却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的表彰:
2004年,仁周女子班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南粤女职工文明岗”、省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的光荣称号,同年“三八”节期间,该班事迹被广东省电视台、韶关电视台、韶关报社采访和报导;
2005年,仁周女子班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和“全国建功立业标兵岗”的光荣称号;
2005--2010年,仁周女子班班长徐芳菊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市“先进工作者”;
2006年,老班长徐芳菊在韶关几百名的“感动韶关十佳道德模范”候选人中,以突出的工作业绩,脱颖而出,被授予“感动韶关十佳道德模范”称号;
2011年,徐芳菊又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山区公路逐渐由泥沙路变成了水泥路、沥青路等,原有的养护方式和养护水平已不能满足公路事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养护工作更是艰巨,再加上养护人员退休、病退等各种原因,养护工逐年减少(仁周女子班如今只有五位养护工),而传统的手工养护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公路养护要求,这就要求养护工们要很好的掌握新时期的养护技术,特别是掌握机械养护技术,以提高养护效率,才能真正的做好公路养护工作。在此情况下,由“铁姑娘”变成“铁娘子”的仁周女子班姐妹们再次迎难而上,她们与时俱进,利用业余休息时间,刻苦钻研机械养护技术,学习驾驶自卸车、挖掘车、铲车、沥青铺路车、扫路车等;学习公路坑槽等病害修补技术;学习公路涵洞、排水沟清理技术;学习桥梁养护技术等,独当一面,为新时期的公路养护做出了新的贡献。
2014年获得广东省公路管理局系统筑养路机械(补坑槽机械)操作手技能大赛三等奖。
2015--2016年度获广东省公路管理局系统先进女职工集体称号。
这一串串的成绩,凝聚了仁周女子班全体成员多少的心血和汗水,体现了她们辛勤的付出得到了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她们从每一件养护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的日常工作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中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也就是这样的小事,成就了公路的大事业;也就是这样的小事,成就了她们的美丽,成就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美丽。她们为仁化公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充分发挥了仁化公路的社会效益,使公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她们为社会树立了新时代的公路楷模形象,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发扬了公路人在工作岗位上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干一行、爱一行的钉子精神;她们勤劳朴实,勇于创新,展现了新时期女工的绚丽风采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她们所取得的成绩正是她们多年来无私奉献的见证,是仁化的骄傲,也是韶关的骄傲,更是公路养护工作的骄傲。
在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仁周女子班的“娘子军”们纷纷表示:将会以更饱满的热情迎接十九大的召开,更努力的做好养护工作,保障公路平安畅通,以更好的公路养护成绩报效仁化人民,为广大群众创造“净、洁、绿、美、安”的路域环境,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仁化公路局 刘 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