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农业农村局 > 专题专栏 > 病虫测报

当前水稻“两迁”害虫发生动态

时间:2024-04-30 10:04:19 来源:韶关市植物保护站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当前我市早稻大部分处于分蘖期。受4月份以来频繁强降雨天气的影响,水稻“两迁”害虫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出现较明显的迁入,较往年同期偏早。近期我站在武江区龙归镇、仁化县董塘镇等地田间调查,白背飞虱田间若虫量一般为813-1356头/百丛,高的2300-4700头/百丛,以1-2龄若虫为主;近日稻飞虱出现明显迁入峰,白背飞虱田间成虫量一般210-460头/百丛,高的850-1100头/百丛,稻株产卵痕明显;稻纵卷叶螟田间已出现“喇叭口”卷叶,卷叶率一般0.3-0.5%,局部田块高的1.1-2.2%,田间幼虫量一般52-73头/百丛,以2-3龄幼虫为主。据气象预测,我市5月份仍会出现频繁降雨天气,水稻“两迁”害虫可能不断迁入。综合分析,预计“两迁”害虫白背飞虱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在局部田块偏重发生。

        防治意见:

        (一)加强监测调查。我市早稻“两迁”害虫发生较常年偏早偏重,当前局部田块发生程度已达到中等或偏重,各地植保(测报)部门要加强以“两迁”害虫为重点开展病虫害监测调查,掌握田间病虫发生动态,对于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要及时指导农户开展防治。

        (二)科学精准防控。注意抓准防治适期施药防治,主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兼治二化螟、稻瘟病等。各地要结合当地病虫发生情况,指导农户适期施药,抢晴施药,轮换用药。防治稻飞虱,防治指标为分蘖期虫量达到1000头/百丛,优先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和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呋虫胺、醚菊酯等高效、低生态风险的化学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防治指标为分蘖期幼虫量达到1.5万头/亩,在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OMa421、短稳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等微生物农药或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四氯虫酰胺等高效低生态风险化学药剂。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