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春耕生产陆续开始,农作物病虫也将随着气温回升开始活动、为害。为做好我市春耕备耕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
一、水稻
(一)做好春灌灭螟。在螟虫越冬代蛹羽化前,对冬闲田及时灌水犁耙沤田,对冬种绿肥田灌2-3次跑马水,破坏越冬害虫的安全羽化,把稻根越冬螟虫浸死,降低虫口基数,减轻早造螟害。
(二)及时清除杂草。提前清除田边、水渠边以及稻田附近的杂草、大田落谷秧苗与再生苗,减少水稻病虫源栖息环境,降低越冬虫源基数。
(三)捞纹枯病菌核。上年晚稻收割后遗留大量纹枯病菌核是当年该病的初侵染源,纹枯病发生严重的地块要及时打捞菌核,将有菌核的秸秆残渣集中带离水田后深埋或焚毁,可减轻或推迟纹枯病的发生。
(四)合理品种布局。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引导当地
农户科学选用抗病虫品种,加强培育无病虫壮秧,提高抗性。
(五)做好谷种消毒。选用氯溴异氰尿酸、咪鲜胺、氰烯菌酯、乙蒜素、吡虫啉等浸种,有效杀灭水稻恶苗病、细条病、稻瘟病等多种病菌。
(六)加强秧田管理。各地要加强田间观测,坚持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加强育秧棚秧苗的管理,科学管好秧田水、合理追肥,选用对口农药施药防治,在秧苗移栽前施一次送嫁药。
二、玉米
随着气温逐步回升,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将继续扩散,各地要加强草地贪夜蛾的调查监测防控工作,掌握在1-3龄的低龄幼虫期施药防治,推广玉米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选择抗病虫和抗逆性强玉米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病株、病叶,合理排灌。推广使用杀虫灯诱杀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成虫,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放置性诱捕器及性诱剂诱杀。防治草地贪夜蛾可选用12%虫螨腈·甲维盐、20%氯虫苯甲酰胺、2%甲维·虫酰肼、乙基多杀菌素、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等。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在心叶未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选用苯醚甲环唑或丙环唑或苯甲.丙环唑或吡唑嘧菌酯等药剂。
三、蔬菜
我市蔬菜种类多,品种复杂,生育期参差不一,病虫发生各异,防治情况各不相同。目前田间主要病虫有:黄曲条跳甲、蚜虫、小菜蛾、瓜蓟马、菜青虫、叙纹夜蛾、霜霉病、白粉病、软腐病等。注意做好田间管理,连续阴雨天,做好田间开沟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植株健康生长,提高植株抗逆性。及时清除田内残株落叶,降低田间病虫源基数。避免周年连作,合理轮作倒茬,减轻病虫害发生危害。需施药防治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药剂,同时在施药防治病虫害时要注意食品安全,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减少农药残留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果树
随着春季气温的逐渐回升和果树春梢萌发生长,有利于柑桔、柚类红蜘蛛、木虱、炭疽病、褐斑病、溃疡病,三华李、早熟李蚜虫等病虫害的滋生。各地要做好春季病虫害防控措施,及时清洁果园,修剪枯枝病叶,处理落叶落果、烂果,改善果园环境。施好促梢肥、壮花壮果肥,多施有机肥。适量施用石灰粉,改良土壤,提高果树抗病虫能力。春季降雨偏多,同时要做好果园清沟排水工作。
适时施药防治。柑桔红蜘蛛:在卵大量孵化前,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螺螨酯、哒螨灵、哒螨酮、阿维菌素等,注意轮换用药。蚜虫、木虱:三华李、早熟李新梢出叶期,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阿立卡、啶虫脒、吡虫啉等。炭疽病、褐斑病:可在花蕾期、谢花后一周、幼果期各施药一次,药剂选用醚菌酯、安泰生、咪鲜胺、代森锰锌等。溃疡病:可选用春雷霉素、氢氧化铜、硫酸铜、农用链霉素。
五、花生
我市春花生种植面积大,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引导农户选用优质抗病虫品种,做好播种前病虫害预防,适时对土壤消毒,防治地下害虫;播种前亩用迈舒平(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20毫升,兑水60毫升,均匀拌种(以药液粘满种子为准),晾干后播种,以免损伤种皮,影响出苗率。苗期加强管理,注意防治蓟马、蚜虫、斜纹夜蛾等害虫。
六、农田鼠害
春季是农区鼠类繁殖重要季节,在春季害鼠繁殖高峰前开展一次农区统一灭鼠,既减少鼠源数量,又可保证春播春种顺利进行。各地应抓住春季鼠粮缺乏的有利时机,在插种前集中力量抓好农田灭鼠。鼠药宜选用高效、安全、无二次中毒的杀鼠剂,可选用敌鼠钠盐毒饵或杀鼠醚毒饵。统一灭鼠期间应特别注意人畜安全,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急性剧毒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