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对省内植保机构2022年早稻采样送检的穗颈瘟样本进行稻瘟病菌小种鉴定监测结果,以及对有关感病品种(组合)提出的风险预警,结合我市近年来早稻品种布局和稻瘟病发生情况,综合分析提出2023年早造稻瘟病感病品种(组合)风险预警:
(一)感病品种(组合):美香占2号、珍桂矮、马坝银占、19香、野香优莉丝、桂野香占、泰优208和象牙香占等品种(组合)在我省多个地区种植表现感病。
(二)潜在风险感病品种(组合):马坝银占、19香等品种感病风险极高;五优308、齐粒丝苗、桂农占、黄华占、丰华占、银晶软占、丰美占、籼小占、金农丝苗、玉香油占、天优998、天优368、天优3618等品种潜在较大感病风险;粤禾丝苗、粤晶丝苗2号、五山丝苗、茉莉丝苗、黄丝占、粤农丝苗等品种潜在一定风险。
(三)防治建议:近年我市早造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有美香占2号、马坝银占、五优308、象牙占等。稻瘟病的发生流行,与品种抗性关系密切,大面积种植单一感病品种可能造成稻瘟病流行蔓延。要以选育利用抗病品种为基础,加强肥水管理,早发现早处理。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引导农户在生产中合理安排品种布局,特别是针对历史重发生区,尽量不种植感病或潜在风险感病品种(组合),以避免稻瘟病大面积发生。采用化学防治时,要结合田间病情和天气变化情况,采取适当预防和防治措施,针对叶瘟药剂防治关键在于扑灭发病中心,穗颈瘟防治适期为破口期、齐穗期各施一次药,切实做好早稻稻瘟病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确保我市早稻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