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冬后病虫基数调查情况,结合作物布局、历史资料、气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2年上半年我市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具体发生趋势预计如下:
1、水稻病虫
钻蛀性螟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
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90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90万亩次。
稻瘟病:历史病区感病品种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叶瘟约10万亩次、穗瘟约15万亩次。
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0万亩次。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早造轻发生,中造中等发生,中造发病面积约4万亩次。
此外,稻蓟马、橙叶病、稻曲病等有不同程度发生。
2、蔬菜病虫
小菜蛾: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黄曲条跳甲:偏重、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次。
斜纹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烟粉虱:轻发生,发生面积约2万亩次。
蚜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次。
蓟马: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 15万亩次。
美洲斑潜蝇: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2万亩次。
瓜实蝇: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8万亩次。
豆荚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万亩次。
菜青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霜霉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白粉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2万亩次。
疫病:偏重、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病毒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8万亩次。
炭疽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枯萎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此外,黄守瓜、烟青虫、瓜绢螟、茶黄螨、烟粉虱、软腐病、角斑病、锈病、菌核病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3、柑桔病虫
红蜘蛛:偏重、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0万亩次。
潜叶蛾: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
柑桔锈蜘蛛: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杂果类桔小实蝇:偏重、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0万亩次。
木虱: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褐斑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次。
此外,蚧壳虫、蚜虫、吸果夜蛾、溃疡病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4、花生病虫
斜纹夜蛾: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
叶斑病: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5万亩次。
蚜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锈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此外,根腐病、青枯病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5、玉米病虫
草地贪夜蛾:偏重、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7万亩次。
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5万亩次。
玉米大小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4万亩次。
玉米锈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万亩次。
6、甘蔗病虫
甘蔗金龟子: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万亩次。
蔗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次。
甘蔗绵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4万亩次。
7、茶叶病虫
茶小绿叶蝉: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7万亩次。
黑刺粉虱: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万亩次。
蚜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万亩次。
茶炭疽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4万亩次。
8、农区鼠害
田鼠: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50万亩次。
9、福寿螺
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主要预报依据
1、冬后病虫源基数
钻蛀性螟虫越冬虫口密度,乳源站调查二化螟、三化螟分别为123头/亩、53头/亩,曲江站调查二化螟、三化螟分别为85头/亩、15头/亩。各地二化螟加权平均104头/亩,平均死亡率为3.86%;三化螟加权平均34头/亩,平均死亡率为0.8%。市站在乳源一六镇调查,二化螟亩虫量375头,高的1.5万头以上。3月21日南雄市全安镇监测点测灯下诱集二化螟125头,综合各项调查监测数据,二化螟已具备一定虫源基数。
综合各县(市、区)蔬菜病虫害调查,黄曲条跳甲一般为88-320头/百株,小菜蛾一般为13-15头/百株,可能受2月份阶段性低温阴雨冷害冻害天气影响,市站近期冬后虫源调查,小菜蛾、菜青虫、黄曲条跳甲等虫源基数较去年下降,猿叶甲等虫源基数较高。
仁化、乳源、南雄、曲江站调查柑桔红蜘蛛越冬虫源,每百梢有成、若虫59-583头。市站近期冬后柑橘果园调查,受2月份阶段性低温阴雨冷害冻害天气影响,柑橘果树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果园内冻伤枝、病枝较多,柑桔红蜘蛛冬后虫量较去年有所下降。柑桔褐斑病嫩梢、嫩叶发病明显,平均受害率5.32%,高的为24.0%。沃柑溃疡病病叶率4.1%,柑桔恶性叶甲在一些果园发生严重。
2、品种布局
上半年我市水稻种植面积估计约60.4万亩,大宗作物主要有蔬菜、花生、玉米、黄烟、柑桔、李、桃等。水稻感病品种和多年种植的老品种面积占有较大比例,如美香占2号、马坝银占、五优308等。部分农户有偏施、迟施氮肥现象,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蔬菜种植品种多,植期不一致,复种指数高,病虫桥梁田多,将有利于各种病虫的发生为害。
3、气候条件
去冬至今年1月下旬我市气温总体偏高,降水量偏少,暖冬现象明显,有利病虫害越冬繁殖。从1月下旬后期开始至2月下旬前期,我市气温明显偏低,降水略偏多,出现了近1个月的低温阴雨寡照和阶段性冷害冻害天气。据气象部门统计和预测,3-4月我市平均气温总体正常略偏高,平均降水总体正常略偏少, 6-7月影响广东的台风有1-2个,前汛期4-6月雨水偏多1-2成,温度偏高、湿度偏大,我市地处山区气候,上半年汛期降水可能较多,田间湿度较大,天气情况对病虫害发生总体有利。
防治指导意见
1、应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严密监测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动态,采取定期、定时、定点病虫监测,在关键时期深入田间做好病虫田间调查和普查,按时上报监测信息和调查数据,及时发布病虫防治信息,立足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报告、早防治”,科学指导大面积防控工作。
2、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大力推广应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重视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良种,合理安排品种布局,合理安排轮作,抓好农作物健身栽培防病工作,大力开展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3、各地要特别注意早稻后期抗药性强的褐飞虱和感病品种穗颈瘟的监测与防治。
4、当前,要抓紧稻田回水沤田,铲除田基、圳边杂草,要加强早稻秧田管理,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的抗病能力,施好“送嫁药”,减少大田的病虫源基数。做好果园清园修剪及果树春梢期病虫防治工作,压低病虫源基数。抓住春插前后的灭鼠有利时机,开展农田统一灭鼠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