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农业农村局 > 专题专栏 > 病虫测报

早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预

时间:2021-06-02 17:06:02 来源:韶关市植物保护站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根据近期病虫发生情况、气象因素、生育期、品种布局和历史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市早稻中后期病虫害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具体预报如下:

  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50万亩。

  穗颈瘟:预计历史病区感病品种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

  稻飞虱: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5万亩次,第三代低龄若虫盛发期为6月上旬中期至中旬中期,以白背飞虱为主,第四代低龄若虫盛发期为7月上旬,以褐飞虱为主。

  二化螟: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第二代卵孵化盛期为6月上、中旬,为害造成枯孕穗和白穗。

  稻纵卷叶螟:预计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低龄幼虫盛发期在6月上旬中期至中旬中期。

  防治意见:

  1、我市早稻大面积“破口”预计在6月中旬,部分早的在6月上旬中期,迟的在6月下旬前期。各地要根据当地禾情生育期和病虫发生情况分类指导防治。针对今年早稻病虫发生特点,建议以“早破口早施药,迟破口迟施药”为原则,在破口前3天施药,主治穗颈瘟、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兼治稻纵卷叶螟、胡麻叶斑病;隔7天后再施药1次防治穗颈瘟、纹枯病。6月下旬后期至7月上旬局部田块要注意挑治褐飞虱。

  2、选准对口高效农药进行防治。防治纹枯病可用苯甲·丙环唑、丙环·嘧菌酯、噻呋酰胺、井冈霉素等;防治稻瘟病、胡麻叶斑病可用三环唑、稻瘟灵、春雷霉素、吡唑醚菌酯等;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乙基多杀菌素、杀虫单等;防治稻飞虱可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噻虫嗪、吡蚜酮、烯啶虫胺等。以上农药任选1种混用,每亩兑水60-80公斤抢晴喷雾,药后6小时内遇大雨要补施,施药时田间保持浅水层,以确保防治效果。

  预报主要依据:

  1、各地近期田间调查早稻病虫发生总体较轻。稻纵卷叶螟:

  据近期我市各地调查,田间卷叶率低,田间蛾量低,蛾盛发期在5月下旬,一般10-50头/亩,高的约150头/亩,卵量一般5-20粒/百丛,卷叶率一般0.05-0.3%,幼虫量一般80-200头/亩,推算本地虫源羽化盛期在6月中旬中、后期。稻飞虱:近期我市各地调查,测灯诱虫量低,田间虫量较低,白背飞虱田间虫量一般260-500头/百丛,高的约2000头/百丛;曲江站5月25日观测圃平均百丛虫量629头,褐比11.8%。预计“两迁”害虫随降水天气还会继续迁入。二化螟:各地调查枯心率一般0.6-1.8%,高的5.1%,亩残虫量一般183-330头,高的约920头/亩。稻叶瘟:各地调查总体发病较轻,发病田病叶率一般1.8-2.2%,高的5.6%,发病品种有美香占2号、马坝油占等。纹枯病:翁源站调查病株率平均4.4%,最高29.5%,病指平均1.2,最高9.8;曲江站调查平均病株率为10.3%。

  2、天气情况对病虫发生有利。据气象预报,我市6月降水较多,雨日较多,期间有强降水。我市属山区气候,田间湿度大。气候条件有利“两迁”害虫的迁入发生和稻瘟病、纹枯病等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如果穗期遇到持续降水天气,历史病区感病品种穗颈瘟有较大流行风险。

  3、品种布局:我市早稻美香占2号、马坝银占、五优308、新银占等品种面积占比较大,且连续种植多年,抗性较差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