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病虫源基数、作物布局、栽培管理和气候特点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0年下半年我市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具体发生趋势预计如下:
1、水稻病虫
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20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15万亩次。
二化螟:中等、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0万亩次。
稻瘟病:历史病区感病品种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叶瘟约25万亩、穗瘟约23万亩。
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93万亩。
稻曲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5万亩。
细菌性条斑病: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5万亩。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总体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病面积约10万亩。
2、蔬菜病虫
小菜蛾: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5万亩次。
黄曲条跳甲: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5万亩次。
斜纹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次。
蚜虫: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5万亩次。
蓟马: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 20万亩次。
美洲斑潜蝇: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次。
瓜实蝇: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豆荚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菜青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甜菜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霜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次。
白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次。
疫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病毒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炭疽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
枯萎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此外,瓜绢螟、黄守瓜、烟青虫、茶黄螨、烟粉虱、软腐病、角斑病、锈病、菌核病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3、柑桔病虫
柑桔红蜘蛛:重发生,发生面积约70万亩次。
柑桔锈蜘蛛: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0万亩次。
柑桔潜叶蛾:偏重、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5万亩次。
杂果类桔小实蝇:偏重、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0万亩次。
柑桔木虱: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次。
柑桔溃疡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柑桔炭疽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次。
此外,蚧壳虫、蚜虫、吸果夜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4、花生病虫
斜纹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9万亩次。
叶斑病: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3万亩。
蚜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1万亩次。
锈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8万亩。
此外,根腐病、青枯病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5、玉米病虫
草地贪夜蛾:偏重、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5万亩。
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4万亩次。
玉米大小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万亩次。
6、甘蔗病虫
蔗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万亩次。
蔗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次。
甘蔗绵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4万亩次。
7茶叶病虫
茶小绿叶蝉:偏重、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8万亩次。
黑刺粉虱: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5万亩次。
茶橙瘿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万亩次。
茶黄蓟马: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万亩次。
8、田鼠
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70万亩次。
9、福寿螺
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主要预报依据
1、病虫源基数较大。
我市上半年水稻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中、后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发生较重,残留病虫基数大。根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今年中晚稻的水稻两迁害虫总体偏重、局部重发,北方虫源回迁叠加本地虫源,将会加重为害。上半年蔬菜种植品种复杂,寄主和桥梁田充足,发生病虫种类较多,田间病虫源基数较大。近期柑桔红蜘蛛、锈蜘蛛、潜叶蛾、溃疡病等发生较重,田间病虫源基数大。上半年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较重,田间残留虫量大。
2、品种布局及栽培条件有利病虫发生为害。
我市下半年农作物品种布局复杂,晚稻美香占2号、马坝银占、新银占、丰优丝苗、五优308及农户自留品种等种植面积较大,这些品种(组合)抗性普遍较差,并且连续多年种植,抗性普遍下降。早稻收割与晚稻插植相隔时间短,栽插期不整齐,部分地方种植单一晚造,插植期较早,有利病虫发生为害。经济作物品种多,复种指数高,采收期参差不齐,病虫桥梁田多,食料丰富,有利于各种病虫的辗转繁殖为害。
3、气候条件对病虫害发生有利。
据省气候中心预测,2020年7-9月(后汛期)我省气温偏高0.1℃-0.5℃,雨量南部沿海地区偏多1成左右,其余偏少1-2成,期间登陆及严重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个数为3-4个,寒露风属于偏轻年景。台风及其环流天气和降雨过程利于迁飞性害虫迁入、集中降落和繁殖为害,也利于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等病害的滋生和蔓延。我市为粤北山区气候,早晚温差大,露雾重,湿度大,气候条件总体对病虫害发生有利。
防治意见
1、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调查监测,及时准确发出预报,指导农民抓准防治适期及时施药防治。下半年要突出抓好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草地贪夜蛾、黄曲条跳甲、小菜蛾、桔小实蝇、柑桔红蜘蛛、锈蜘蛛、潜叶蛾、农区害鼠等重大病虫防控,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2、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良种,合理安排品种布局,避免偏施氮肥,稻田要注意及时露晒田,推广应用“灯诱、性诱、色诱、食诱”以及稻田养鸭、人工释放天敌等绿色防控技术。引导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开展水稻、玉米、果树等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
3、做好科学使用农药工作,推进农药减量控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选用对口、高效、低毒农药和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合理轮换使用农药,推广先进植保器械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