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早稻已进入分蘖盛期,根据各地和我站最近田间调查,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如下:
稻纵卷叶螟:各地田间赶蛾调查,稻纵卷叶螟成虫近期出现了迁入峰,田间蛾量较大。仁化站近期田间赶蛾,5月7日出现成虫高峰,当日平均亩蛾量583头,高的达4869头/亩,特别是早、中插田块蛾量较多,5月10日查卵,平均亩卵量6500-9300粒,多的达16500-32600粒/亩;南雄站近期调查,亩蛾量一般222-1334头,高的5336头/亩,5月8日测灯当晚诱蛾137头;始兴站近期调查,城南镇河南村个别田块亩蛾量高达8500头;市站近期在市郊龙归镇、马坝镇、大塘镇调查,亩蛾量一般360-870头,高的1970头/亩,5月14日在马坝镇转溪村调查,百丛卵量210-280粒,禾叶可见卵壳及刚孵化一龄虫,百丛幼虫量430-560头,1-2龄虫约占6-7成,其他的为3-4龄虫。预计稻纵卷叶螟在我市中、北部重发生,南部局部偏重发生,低龄幼虫盛发期为5月中旬中期至下旬前期。
稻飞虱:各地近期测灯诱虫出现迁入峰,曲江站测灯5月4-8日合计诱白背飞虱96头,褐飞虱14头。各地近期田间调查,以白背飞虱低龄若虫为主,百丛虫量一般为320-750头。曲江站5月11日观测圃调查,稻飞虱平均百丛虫量813头,以低龄白背飞虱若虫为主;仁化站近期调查,百丛虫量一般340头,高的1040头;市站近期在市郊调查,百丛若虫量一般为480-830头,高的1540头,以低龄若虫为主,百丛白背飞虱成虫量一般36-65头,高的110头,稻株可见产卵痕。
二化螟:各地田间调查明显可见枯心苗。仁化站近期田间调查,平均枯心率为0.26%,高的达6.87%,平均亩残虫量281头,最高达7349头/亩,以2、3龄虫为主;南雄站近期调查,枯心率一般0.97%,高的3.85%,亩残虫量一般500头,高的1100头;新丰站近期调查,枯心率一般0.12%,高的4.7%;翁源站近期调查,二化螟普遍发生,枯心率一般0.1%。
纹枯病:各地近期调查,田间发病开始上升。乳源站近期调查病丛率一般为3.4-5.7%,高的7.9%;仁化站近期调查病丛率一般为3.6%,高的10.4%,渍水田、偏施氮肥田发生比较明显。
稻瘟病:各地近期调查,感病品种局部田块叶瘟零星发生。仁化站近期调查发病中心田块平均病叶率3.2%,最高病叶率为14.5%,病情指数0.3,主要发病品种为农户自留种、马坝油粘等;南雄站近期调查发病田块病叶率一般0.15%,高的2.6%;乳源站近期调查发病田块病叶率一般0.5%,高的2.2%;新丰站近期调查发病田块病叶率一般0.76%,高的3.4%。
防治意见:
1、加强监测调查,及时发出预报。我市早稻处于分蘖盛期,即将进入幼穗分化始期,禾苗嫩绿,田间湿度大,据天气预报,我市将会出现多雨天气,有利迁飞性害虫迁入和病虫害发生蔓延。各地要加强监测调查,掌握当地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出预报,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要分类指导农户做好防治工作。当前要特别注意做好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工作。
2、抓紧施药防治:
(1)防治适期为5月中旬中后期,主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兼治叶瘟、纹枯病。对已发生稻叶瘟的田块要及早施药防治。
(2)药剂选用: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NPV、球孢白僵菌、四氯虫酰胺、茚虫威;防治稻飞虱可选用烯啶虫胺、噻虫嗪、吡蚜酮、吡虫啉;防治二化螟可选用乙多•甲氧虫、阿维•甲虫肼、甲维•甲虫肼、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叶瘟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春雷霉素、吡唑醚菌酯;防治纹枯病可选用噻呋酰胺、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苯甲•丙环唑、井冈霉素A、井冈·蜡芽菌。
3、加强田间管理,对够苗田块及时做好露晒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