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农业农村局 > 专题专栏 > 病虫测报

做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工作

时间:2020-05-08 18:09:26 来源:韶关市植物保护站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市中造和晚造田时有发生,个别年份局部田块发生较重。该病以白背飞虱为媒介传播病毒,发生初期具有隐蔽性,对水稻有较大的危害。今年白背飞虱迁入较早,市站4月24日在翁源县官渡镇早稻田调查,田间白背飞虱成虫明显可见,百丛成虫量一般16-28头,高的95-160头;5月6日在市郊龙归镇调查,百丛若虫量一般64-160头,高的760-940头,百丛成虫量一般8-12头,高的25-42头。据省站4月27日信息,恩平站送检4月22日灯下白背飞虱69头,有2头带毒,带毒率2.9%,送检4月27日灯下白背飞虱87头,有1头带毒,带毒率1.2%,预计今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有流行风险,要及早防范。我市中造已陆续进入播种期,各地要高度重视,及早落实防控措施,切实做好今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工作。

    一、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中造和晚造播种时,可用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或25%噻虫·咯·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拌种包衣。方法是:谷种按常规浸种,露白后捞起种子,晾干后包衣处理按每公斤谷种(浸种前的重量)用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5毫升(或25%噻虫·咯·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10毫升)兑水10毫升调制成药浆(10毫升水冲洗药袋即可),然后与种子直接混合搅拌包衣,至所有种子表面红色(或绿色)均匀,晾干后直接播种。

    二、狠抓中造和晚造秧田治虱防病工作。

    1、铲除秧田田边沟边杂草,减少虫源毒源。

    2、秧田播种后用 20-4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育秧,阻止白背飞虱迁到秧苗上传毒。

    3、在秧苗一叶一针期喷药1次,在移栽前2-3天施1次“送嫁药”。

    三、移栽到大田后10天左右视白背飞虱发生情况施药1次防治白背飞虱。

    四、施药时注意结合其它病虫害一起防治。防治白背飞虱的药剂可轮换选用烯啶虫胺、噻虫嗪、吡蚜酮、吡虫啉等。

    五、秧田加强田间检查,不要插植出现明星矮化症状的秧苗。插秧后发现感病植株要及时拔除病株,并从健株上掰蘖补苗。重病田要及时翻耕改种。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