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农业农村局 > 专题专栏 > 病虫测报

晚稻中后期病虫发生预报及防治意见

时间:2019-09-12 17:18:00 来源:韶关市植物保护站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我市晚稻大部分处于孕穗后期,即将进入大面积破口期。据我市各地测报站最近田间调查情况,结合晚稻品种布局、气象因素和历史资料等综合分析,预计晚稻中后期病虫总体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程度,具体预报如下:
    一、稻纵卷叶螟: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第六代蛾盛发高峰期为9月中旬前期,低龄幼虫盛发期为9月中旬后期,发生面积60万亩次
    二、稻飞虱:预计第六代中等发生,白背飞虱混合褐飞虱发生,若虫盛发期为9月旬,发生面积35万亩次第七代稻飞虱偏重发生,以褐飞虱为主,低龄若虫盛发期为9月下旬后期10月上旬,发生面积45万亩次。
    三、二化螟:预计局部中等发生,螟卵孵高峰期为9月中旬后期至下期,发生面积30万亩次。
    、穗颈瘟:预计在历史病区、感病品种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0万亩。
    、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
    、稻曲病: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
    此外,粘虫、大螟、三化螟、稻蝽蟓、细菌性条斑病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防治意见:
    一、晚稻破口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各地测报站要加强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出预报,分类指导农民防治
    二、各地要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际情况,结合水稻生育期,抓准防治适期施药防治。建议各地在9月中旬至下旬前期,掌握“早破口早施药,迟破口迟施药”原则,在破口3天施药,主治穗颈瘟、稻纵卷叶螟,兼治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二化螟,隔7天后再施药1次,主治穗颈瘟,兼治稻曲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9月下旬后期10月上旬要注意防治第七代褐飞虱。
    三、选用对口高效农药。
    防治穗颈瘟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春雷霉素、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防治纹枯病可选用井冈霉素A、申嗪霉素、噻呋酰胺、井蜡芽孢杆菌、苯甲丙环唑等;防治稻曲病可选用氟环唑、申嗪霉素、苯甲嘧菌酯、已唑醇等;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噻嗪酮等;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可选用噻唑锌、四霉素、噻菌铜等。以上药剂请选用其中一种并按使用说明用药喷雾,注意喷水量要足,亩喷水量60公斤。 
    预报主要依据:
    一、田间病虫发生情况
    稻纵卷叶螟:翁源站定点田系统赶蛾,在9月9日出现高峰,平均亩蛾量711只,最高亩蛾量1562只,大田赶蛾,9月9日平均蛾量496头/亩,最高1425头/亩;乳源站近期田间调查亩蛾量60-350头,卷叶率1.0-6.0%;市站近期调查,第五代为害卷叶率普遍在3%以下,个别防治不好的田块卷叶率约40-50%,推算本地蛾羽化高峰期出现在9月12-14日,9月11日田间赶蛾,亩蛾量一般732-1855头,高的2540头。稻飞虱:翁源站9月9日大田调查,百科虫量一般122-186头,平均138头,测灯诱虫,8月9-13日高峰虫量488头,其中褐飞虱452头,9月2-7日高峰虫量172头,其中褐飞虱171头;乳源站近期田间调查成、若虫田间密度为200-480头/百丛;曲江站9月5日调查,观测圃平均百丛虫量555头(低龄若虫约占88%),褐比35.5%,普查大田平均百丛虫量244头;市站最近调查,百丛虫量一般220-460头。截至目前各地测灯诱虫量较常年偏低,但随着冷空气南下,预计还会有大量外地虫源迁入。二化螟各地测报站调查,发生田块二化螟枯心团一般8-12个/亩,枯心率0.1-1.5%稻瘟病:南雄站调查,发病田病叶率一般0.3-2.8%,高的10.6%,发病品种为美香占2号等;曲江站9月5日在历史病区樟市镇北约村、流坑村,白土镇介滩村调查,个别稻田发病,平均病叶率1.85%,发病品种为马坝银占等;乳源站近期调查,发病田病叶率一般4.8-6.0%,高的达13.5-15%;市站近期调查,个别发生较重的田块病叶率为13.8-18.2%,发病品种为美香占2号。纹枯病:各地测报站调查,纹枯病普遍发生,乳源站近期调查,病株率6.0-15%,病丛率14-40%;曲江站近期田间调查,病株率一般12-20%,平均17.5%,高的达27.3%;翁源站近期调查,病株率平均36.4%,最高达78.5%,病指平均8.65,最高22.36。
    二、气候条件
    我市为粤北山区气候,早晚温差大,露雾重,湿度大,山边田照短,抽穗期如果遭遇阴雨天气,穗颈瘟稻曲病等局部可能偏重发生。
    三、栽培条件                                                        
    我市晚造种植品种组合)大部分连续多年种植,品种抗性普遍较差,抗性普遍下降。感病品种组合马坝银占美香占2号、新银占、五优308、自留种等种植面积较大,占比较高。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