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农业农村局 > 专题专栏 > 病虫测报

早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时间:2019-05-24 14:42:59 来源:韶关市植物保护站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根据我市各地田间调查情况、品种布局,结合气候和历史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市早稻中后期病虫害偏重、局部重发生。具体预报如下: 

  稻纵卷叶螟: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5万亩次,第三代低龄幼虫盛发期为5月下旬后期至6月上旬中期。 

  稻飞虱:偏重、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70万亩次,齐穗前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第三代白背飞虱低龄若虫盛发期为5月下旬后期至6月上旬,第四代褐飞虱低龄若虫盛发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中期。 

  二化螟:在我市中、北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次,第二代二化螟卵孵化盛期为6月上旬中期至中旬中期,为害造成枯孕穗和白穗。 

  穗颈瘟:历史病区感病品种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 

  纹枯病:偏重、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0万亩。 

  防治意见: 

  今年我市早稻病虫预计发生重,势头猛,如果6月份如前期一样再出现降水频繁天气情况,势必影响防治,要引起高度重视。6月份是水稻各种病虫害交替发生的高峰时段,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水稻中后期的病虫防治工作,确保我市水稻生产安全。 

  1、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及时排水露晒田,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性,减少病虫源的滋生。 

  2、各地测报站要加强病虫监测,特别要注意“两迁”害虫、二化螟和感病品种稻瘟病的发生情况,及时准确发出预报,科学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工作。  

  3、准确掌握防治适期及时施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应在低龄若(幼)虫盛发期防治;穗颈瘟重点抓好始穗期和齐穗期的防治;二化螟的防治应掌握在卵盛孵始期施药;纹枯病的防治要在发病初期开始施药,间隔7天左右连续2-3次。 

  各地要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选准防治适期施药,建议注意以下防治适期:第一次施药:5月下旬后期6月上旬前期,主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第二次施药:6月上旬后期至中旬,掌握“早破口早施药,迟破口迟施药”的原则,主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穗颈瘟。6月下旬后期至7月上旬要注意挑治褐飞虱。 

  4、指导农民选准对口高效农药进行防治。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防治稻飞虱可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吡蚜酮、噻嗪酮,防治纹枯病可用苯醚丙环唑、噻呋酰胺、氟环唑、井冈霉素等,防治稻瘟病可用三环唑、稻瘟灵、春雷霉素、吡唑醚菌酯等。 

  5、降水频繁天气给施药带来一定困难,要抢晴施药。 

  预报主要依据: 

  1、田间调查情况:“两迁”害虫:今年早稻前期(4-5月)受降水频繁天气影响,“两迁”害虫出现明显迁入,由于降水频繁影响防效,局部田块防治效果较差,田间发生比去年重。据近期我市各地调查,稻纵卷叶螟田间幼虫量一般40-130/百丛,高的400-600/百丛,以4龄幼虫为主(推算羽化蛾峰在5月下旬后期至6月上旬前期),卷叶率一般1.5-4.3%,高的60-80%,田间赶蛾亩蛾量一般800-3200/亩,高的8000-10000头。曲江站田间赶蛾,在517日平均亩蛾量1032头,最高2546头,519日平均亩蛾量3846头,最高7937头,521日平均亩蛾量2693头,最高6365头。乳源站近期田间赶蛾,亩蛾量平均630-780头,高的2500-3000头,极个别田块达8000-10000头。南雄站近期田间赶蛾,亩蛾量一般800-4200头,高的6650头。市站近期在龙归镇田间赶蛾,亩蛾量一般1420-4600头,高的7250头。近期我市各地调查,白背飞虱田间虫量一般200-1200/百丛,防治差的一般3500-6000/百丛,个别未防治田块15000头。曲江站近期调查,观测圃平均百丛虫量5471头,大田普查百丛虫量一般800-1200头,田间虫态以高龄若虫为主。市站522日在龙归镇调查,百丛虫量一般2200-4100头,白背飞虱百丛成虫量一般320-830头,个别未防治田块百丛虫量13000-16000头,田间虫态以白背飞虱高龄若虫为主。仁化站近期调查田间百丛虫量460-760头,局部多的田块达3350-4065/百丛。曲江站测灯15-20日测得白背飞虱2604头、褐飞虱280头,其中19日测得白背飞虱2125头,褐飞虱248头。此外,随着外地虫源的不断迁入,叠加本地羽化虫源,“两迁”害虫呈加重发生趋势。二化螟:南雄站调查一代枯心率一般1.2-2.4%,高的3.1%,亩残虫量一般180-450头,高的达550/亩。仁化站调查发生二化螟的田块每亩有枯心团一般8-13个,多的达23-34个。乳源站调查田间亩幼虫量平均750-900头,高的1850-2300头,为害株率(枯心苗率)0.5-0.8%,高的1.8-2.5%。市站调查发生二化螟的田块枯心率一般3.2-5.4%,高的23.1%。稻叶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我市出现降水频繁、温度偏低天气,5月中下旬出现降水频繁天气,对稻叶瘟病的发生流行十分有利,感病品种叶瘟发生普遍,个别田块出现“坐蔸”。曲江站调查,马坝银占病叶率一般为1.03-8.97%,高的达23.25%,部分田块出现“坐蔸”。仁化站调查发病田块病叶率一般0.52%-14.35%,部分田块出现“坐蔸”,发病品种有美香占、马坝油占、五优305等。乳源站调查发病田块病叶率一般0.9%-5.0%。翁源站田间调查,75%田块发病,田间病叶率平均5.59%,高有32.83%,病指平均1.59,高的9.94,部分田块出现“坐蔸”。纹枯病:普遍发生,各地调查病丛率一般8.2-16.67%,高的20-30% 

  2、天气情况:今年我市4-5月降水明显偏多,田间湿度极大,加上光照不足,抗性较差,十分有利“两迁”害虫的迁入发生和稻瘟病、纹枯病等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据气象预报,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我市还将出现频繁降水天气,十分有利“两迁”害虫的迁入发生和稻瘟病、纹枯病等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并且增加防治困难。 

  3、品种布局:我市今年早造水稻种植品种常规稻占比接近50%,美香占2号、马坝银占、五优308、新银占、银晶软占等感病品种占有较大种植面积。如果穗期遇到降水阴凉天气,穗颈瘟发生流行风险很大。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