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期病虫基数调查情况,结合作物布局、历史资料和气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9年上半年我市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具体发生趋势预计如下:
1、水稻病虫
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45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20万亩次。
二化螟:中等发生,主要分布在南雄、始兴、仁化等地,发生面积约20万亩次。
三化螟: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3万亩次。
稻瘟病:中等发生,感病品种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叶瘟25万亩,穗颈瘟20万亩。
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75万亩。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早稻零星发生,中稻局部偏重发生,中稻发生面积约8万亩。
2、蔬菜病虫
小菜蛾: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
黄曲条跳甲: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0万亩次。
斜纹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蚜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0万亩次。
蓟马: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
美洲斑潜蝇: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
瓜实蝇: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豆荚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霜霉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9万亩次。
白粉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1万亩次。
疫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病毒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8万亩次。
炭疽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枯萎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6万亩次。
此外,菜青虫、甜菜夜蛾、瓜绢螟、黄守瓜、烟青虫、烟粉虱、茶黄螨、软腐病、角斑病、锈病、菌核病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3、柑桔病虫
红蜘蛛: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5万亩次。
锈蜘蛛: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潜叶蛾: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0万亩次。
杂果类桔小实蝇:偏重、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5万亩次。
柑桔炭疽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8万亩次。
此外,柑桔木虱、蚧壳虫、蚜虫、粉虱、天牛、吸果夜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4、花生病虫
花生蚜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0万亩次。
斜纹夜蛾: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5万亩次。
花生蓟马: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次。
叶斑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5万亩次。
根腐病、茎腐病、青枯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5、玉米病虫
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5万亩次。
玉米大小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6万亩次。
6、甘蔗病虫
蔗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5万亩次。
甘蔗金龟子: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6万亩次。
甘蔗绵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8万亩次。
7、茶树病虫
茶小绿叶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8万亩次。
茶树害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6万亩次。
8、田鼠
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5万亩次。
9、福寿螺
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次。
主要预报依据
一、病虫源基数
二化螟冬后虫量密度,南雄站调查,加权平均为298头/亩,仁化站调查为12头/亩,乳源站调查为193头/亩,全市加权平均为24.2头/亩;柑桔红蜘蛛虫量,各地近期调查一般为120-350头/百叶;黄曲条跳甲,各地近期调查一般为74-210头/百株;小菜蛾,各地近期调查一般为8-30头/百株。
二、品种布局
据估计,上半年我市水稻种植面积约80万亩,其他大宗作物主要有蔬菜、花生、玉米、黄烟、甘蔗、大豆、柑橘(柚)、李等,经济作物、水果(特别是柑桔)种植面积有增加趋势。水稻感病品种和抗性下降品种种植面积占有较大比例,如美香占2号、马坝银占、五优308等。蔬菜种植品种多,植期不一致,复种指数高,病虫桥梁田多,将有利于各种病虫的发生为害。
三、气候条件
根据省气候中心2019年广东汛期气候趋势预测,前汛期(4-6月)总雨量粤西和南部沿海偏少1-2成,其余大部偏多1-2成,其中,4月全省大部正常略少,5月正常略多,6月全省大部偏多。龙舟水较近30年同期略偏重。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4-5个,接近常年。总体上我市上半年前汛期雨水较多,同时,由于我市地处粤北山区,露雾重,湿度大,气候条件有利迁飞性害虫迁入繁殖和稻瘟病、疫病、急性炭疽病等多种病害发生流行。